A16: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最佳导演阿方索·卡隆
~~~最佳导演阿方索·卡隆
~~~最佳导演阿方索·卡隆
     
2014年03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外太空讲述情感故事
最佳导演阿方索·卡隆
张艺
  阿方索·卡隆于1961年11月28日出生在墨西哥城,从小就想成为导演和宇航员,不过因为不想参军而放弃了宇航员的梦想。在《地心引力》中,他对宇航员和宇宙的想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与释放。这部花费4年半时间拍摄的太空电影,上映后获得观众与业界一致好评,虽然没给他一座“最佳影片”小金人略有遗憾,但6个技术类奖项和“最佳导演”的称号可算是对阿方索·卡隆的另一种补偿。 

  和李安去年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样,《地心引力》在视觉上充满了大量复杂特效,但核心却依然是情感故事。为了能吸引到更多的观众,卡隆在片中加入了不少挑战极限的动作元素,失重的优势给他提供了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为了区别于此前的太空类影片,卡隆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片中的太空和科技元素,坚持要在细节中取胜。他不仅用4年时间阅读大量资料,还专门请来美国太空总署的科学家作为影片顾问。为了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卡隆一开始就提出较为冒险的3D拍摄,“我想让观众从电影开场起就融入整个太空的背景,从主观上沉浸其中,就好像跟随着角色漂浮起来一样。” 

  《地心引力》中只有两个主要角色,桑德拉·布洛克饰演的宇航员基本集中了全篇九成戏份,这也是卡隆钟情于这个剧本的最主要原因。影片的背景放在外太空,角色处于对外隔绝的状态之中,要处理好这样一个可能会显得沉闷而枯燥的故事,需要导演极大的功力。片中的运动长镜头是卡隆的优势之一,也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卡隆说:“运动长镜头是我一直探索的拍摄手法,我很小心不让自己是出于炫耀而拍长镜头。作为电影的修辞手段,其妙处应该是为了揭示某种镜头中的可能性,而非无限夸大这种可能性。”本报记者  张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3.15专版
   第A09版:3·15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B01版:健康园
   第B02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4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6版:专版
   第B07版:新民健康/名医
   第B08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体坛轶事
   第B12版:活力上海/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风云人物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冷片居多 星光黯淡
在外太空讲述情感故事
《蓝色茉莉》冷艳迷人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6在外太空讲述情感故事 2014-03-03 2 2014年03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