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居然与蛋发生着关系。每年的3月21日前后,总会有人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当着成千上百万观众的面前,将蛋的一头着地,使它“站立”起来。据说,在春分这一天,蛋站立的稳定性最好。
众所周知,春分,即意味着美好春天的开始。这一天,太阳光跨越地球赤道,于是,地球的白天与黑夜就变得一样长。那么,春分立蛋之说究竟是否具有科学根据呢?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学家巴特利特说:“立蛋与春分毫不相干”。罗德马大学的一位物理教授说:“春分可能对地球重力有轻微影响,但人们在生活中根本察觉不到。”
巴特利特这样解释:“使蛋站立起来的因素是地球的引力,但重心必须低于蛋中部最大周长的曲线位置。这就意味着拿蛋的手需要一动不动,直到蛋黄尽量往下沉落。但问题在于蛋黄不可能沉到很低的位置上,所以,立蛋也就不那么容易了。”
一位日本的物理教授也做过观察试验,观察的结果是蛋壳表面并不光滑,只要找到适当的三个表面颗粒,就能像底盘一样托起整个蛋。
不管如何,人们总是怀着古老的信念,乐此不疲。就在早几年春分时节,一位名叫肯·格雷的教授和他的几名学生在实验室内立起了204个蛋。
据史料记载,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伟大的中国,以庆祝春天的来临。春分这一天是时间的平衡,白天和夜晚的平衡,这就是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喜欢立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