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互动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1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股市大跌关闭评论,说话不算话?
沈小栋
新民图表 制图 戴佳嘉
  因为连续的跌停,中国中车被股民调侃称“灵车”。因此,最近其官方微博@中国中车已沦为“深受伤害”的股民们吐槽和泄愤之地。6月11日,中国中车的官方微博仍信誓旦旦保证绝对不关微博评论,称“愿意做大家的出气筒……”但6月16日,@中国中车发布的几条微博的评论却全部关闭。

  对此,有网友认为中车官微这样做有失诚信,也有网友认为中车官微此举也是出于无奈,股民疯狂吐槽行为是自身心理承受力差的表现。

  本报为此专门推出了民调,截至今日10时,共有814位网友通过新民晚报APP、新民网、新民晚报新民网官方微博等平台参与了关于此事件的“新民调”。

  本次调查中,有近一半(46.6%)的网友认为中车此举“太没诚信,刚承诺不关就反悔。”网友“牙疼的树叶”质问:“你关闭了评论大家怎么出气?”网友“老粗”表示:“连微博都不讲诚信了,怪不得股价跌成翔。”

  仅有4.4%的网友表示“大家去别的地方骂吧。”网友调侃称:“中车再跌停……即日起,中国中车改名为中国南车,因为中国北车跌没了。”

  有逾三成(32.8%)网友认为“既然炒股,就要有足够心理承受力。”网友“田舍清月”表示:“盈利狂欢,割肉吐槽,何苦?还是远离股市为好。”

  还有16.2%的网友选择“机构都拉不动的股,居然也敢买”这一选项,认为高位购买中车本身就是非理性行为。一位山东德州网友质疑:“13港币能买到的东西为什么拿25块钱人民币买?”

  从民调结果看,股价暴跌后,中车官网关闭评论之举并没能封住股民之口,反而让自身的企业形象更加受损,这样的企业决策显然并不理性。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近半数网友倒是对股价波动保持了理性态度,选择从股民自身素质去归因,而不是一味把投资失败责任推给企业、市场或政府。经历了多轮股市的牛熊转换,相当数量的中国股民已有更独立的判断力,这才是中国股市能否早日走出政策市怪圈的“利好消息”。

  新民晚报新民网 沈小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民生速递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记忆中的抗战
   第A10版:评论/随笔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6版:家装专版
   第A27版:家装之窗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大购网专版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专版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妆容
   第C04版:摩登
   第C05版:摩登
   第C06版:潮事
   第C07版:秀场
   第C08版:大牌
治违停要严格执法也要找出路
多些“小白”多些温馨
上老年大学不是“求贤若渴”
股市大跌关闭评论,说话不算话?
日元汇率究竟是多少?
广告
新民晚报互动A14股市大跌关闭评论,说话不算话? 2015-06-19 2 2015年06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