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有网友认为中车官微这样做有失诚信,也有网友认为中车官微此举也是出于无奈,股民疯狂吐槽行为是自身心理承受力差的表现。
本报为此专门推出了民调,截至今日10时,共有814位网友通过新民晚报APP、新民网、新民晚报新民网官方微博等平台参与了关于此事件的“新民调”。
本次调查中,有近一半(46.6%)的网友认为中车此举“太没诚信,刚承诺不关就反悔。”网友“牙疼的树叶”质问:“你关闭了评论大家怎么出气?”网友“老粗”表示:“连微博都不讲诚信了,怪不得股价跌成翔。”
仅有4.4%的网友表示“大家去别的地方骂吧。”网友调侃称:“中车再跌停……即日起,中国中车改名为中国南车,因为中国北车跌没了。”
有逾三成(32.8%)网友认为“既然炒股,就要有足够心理承受力。”网友“田舍清月”表示:“盈利狂欢,割肉吐槽,何苦?还是远离股市为好。”
还有16.2%的网友选择“机构都拉不动的股,居然也敢买”这一选项,认为高位购买中车本身就是非理性行为。一位山东德州网友质疑:“13港币能买到的东西为什么拿25块钱人民币买?”
从民调结果看,股价暴跌后,中车官网关闭评论之举并没能封住股民之口,反而让自身的企业形象更加受损,这样的企业决策显然并不理性。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近半数网友倒是对股价波动保持了理性态度,选择从股民自身素质去归因,而不是一味把投资失败责任推给企业、市场或政府。经历了多轮股市的牛熊转换,相当数量的中国股民已有更独立的判断力,这才是中国股市能否早日走出政策市怪圈的“利好消息”。
新民晚报新民网 沈小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