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墨画缘
金石齐寿 会合有缘
童衍方
■ 吴昌硕致沈石友尺牍
  ◆ 童衍方

  文人雅士砚田笔耕,朝夕相亲。砚之坚实温润,潜德幽光,赏者爱之弥笃,选之愈精。藏砚、铭砚蔚然成风。近代砚林中《沈氏砚林》当为谱中翘楚。既存名家旧藏,亦多智者铭刻,而最为世人所宝爱者,乃百款吴昌硕铭书之佳砚。

  沈士瑾(1858-1917)字公周,号石友,别号钝。长于诗,擅书画,尤有砚癖。石友二十五岁与吴昌硕相识,此后三十余年,两人肝胆相照、相交甚笃。1917年沈石友殁,其子将乃父所藏之砚,选精品158方拓成砚谱四卷共一百部。十年后日本画家桥本关雪购入沈氏所藏之砚,捆载东去。 

  数月前《沈氏砚林》中最为重要的一件“钝居士生圹后志砚”现身日本。此砚端溪石,四面随形后作,中挖浅圆形砚堂,其上斜切墨池。具青花、金线、火捺、虫蛀等石品。砚背沈石友撰文,吴昌硕书,约一百五十余字。其中“性耽诗,有砚癖,谓诗可言志,砚以比德也。齿益迈,耆益笃,蓄砚百余诗倍之。”此乃沈氏以砚明志述德,字字珠玑矣!此砚终为国内藏家购得,真砚复归,何其幸也! 

  吴昌硕铭书之砚,多篆书、行草二体,遒劲凝炼,大气磅礴,用笔纵横奇崛,饶有扛鼎之力。诸友砚之余议之,缶老铭砚是书纸渡稿,还是直落砚端?因无确据,只能各自存疑。上月笔者赴澳门参加“吴赵风流”学术研讨会,其间有缘看到吴昌硕致沈石友尺牍十页,其中一开曰“示悉砚铭已改,昨日砚铭已书去,今日遍觅原纸不得,望于画一样格来,以便涂抹……”划样寄纸请缶老书铭之举,可与《品砚图》中诗句“砚分三品上下中,写图来嘱吴大聋,大聋平生癖金石,虽处两地精神通。”相印证,可见两人是通过邮寄信件、稿样来完成砚铭的。 

  同时,笔者还看到奚冈信札及赵之谦致侣樵、舒梅圃、方少庵、曹籀等人的信杞、书件。更有邓石如于乾隆五十五年作的篆书湛方生序四屏,以上诸件皆为流傅有绪的金石大家名作。金石齐寿,会合有缘,希望二周后东京中央香港秋季拍卖会,拍卖上述名品时,也会被诸多有识之士相中,使这批金石大家的作品再次回归!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巴黎系列恐怖袭击事件特别报道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评论/专栏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互动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上海物业
   第B06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上市公司/金市汇市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12版:证券服务/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4版:金融城周报/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化私为公的名印守护神华笃安
金石齐寿 会合有缘
笔势侠骨陈孟豪
明清墨模饱眼福
新民晚报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C10金石齐寿 会合有缘 2015-11-14 2 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