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网友们怎么看呢?本报为此推出了民调,截至今天10时,共有2907位网友通过新民晚报APP、新民网、新民晚报新民网官方微博等平台参与了关于此事件的“新民调”。
如此举动“逼人太甚”
本次调查中,有逾三成(32%)的网友表示“新郎这么做逼人太甚”。网友“哗英俊少年”感叹:“这估计是最没有意思的一餐饭了!”网友“异次元归来”则表示:“有种厚颜无耻的感觉!!”网友“123.119”提醒道:“一般补请都是随了份子没喝喜酒的。”
应该“礼尚往来”
但也有近一成(7%)的网友表示“老同学结婚不送礼太抠”。网友“goodblue0923”留言:“好朋友的婚礼被忘记或找个理由不去是不地道。”网友“修行不修为”则认为:“这些不去不送礼金的,不尊重别人,不把别人当回事,还要赖别人做得绝,现在真是恶人先告状。”网友“理想家园1”也留言:“我结婚较晚,结婚时,有几个我已随过礼的同学结婚时不来,也不随礼,以后就断了。礼尚往来都不懂!”
帮忙同喜别太较真
同时,有3%的网友表示“结婚太费钱该帮一把”。网友“221.200”认为:“结婚这事你不帮忙就算了,还不来,过后也没有人张罗补礼金也真够可以的,给完了还不乐意。”网友“115.151”也留言:“知道婚礼红包怎么来的么?古代穷人家结婚太穷办不起宴席,亲朋好友街坊四邻,有菜的给把菜、有米的给点米、有油的拿碗油,大家伙帮衬着小两口把喜事办了,全村也跟着喜庆喜庆。”网友“万万是个大帅哥”则表示:“别人结婚送个红包只是对当时双方关系的肯定,我根本就没想过还能还回来,有些事情别太较真了。”
多数期盼移风易俗
此外,有多达近六成(58%)的网友期盼“别让礼金成为人情债”。网友“58.223”表示:“我结婚邀请朋友时一个个说清楚不收红包,后来也的确没有收,有客套的也推了。”网友“byhbjcz”认为:“凡是看重礼金的地方,潜意识就是认钱不认人。”网友“m13824528481”则介绍道:“想不到我们这边的风俗解决了很多烦恼。我们这边收红包都是在红包撕1个小角,当是已经收了,或者加1个小红包还回去,叫加喜,从来不收钱的。有句话叫摆酒容易请酒难,就是别人愿意过来已经很给面子了。”
综合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网友不认同把婚礼红包演变成人情债,认为新郎此举有违礼俗。虽然对年轻人来说,婚礼消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把婚礼红包当做集资手段已越来越难以得到公众认可。新人们想要平衡婚礼开支,还是从控制婚礼桌数和婚宴价格入手吧。理性消费,量入为出,也才能让自己的朋友们更认同你,让你的人脉网更健康长久。 新民网记者 沈小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