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那些放我鸽子囤积居奇的不靠谱房东们,忽然又像良心被哈士奇送回来了一样开始联系我。就在我签完居间协议的第二天,那对就差个签字还跳票的房东老夫妇忽然给我打了个电话,以一种通知中奖的口气神神秘秘地说:“猿小姐啊,我的房子又卖啦,你快来买呀。”
哦哈哈哈,我忍不住在办公室就仰天大笑了起来,但随即意识到一个问题:事情正在起变化!那些生怕早卖吃亏的房东,忽然“积极求包养”,绝不是我时来运转,而是市场调控的靴子就要落地了。于是,我立刻电话遥控小胖哥和小英哥去探听消息。
对这只调控之手,我真是又爱又怕。每次调控,市场都要卖政策几分薄面,象征性停止涨价一段时间,那些追涨杀跌的房东也忽然大彻大悟一样开始诚意求售。但另一方面,调控归根到底都是压抑需求来达到账面上的短暂平衡。
作为一个大龄未婚女青年,在人格健全的意义上,我比一些早早结婚生子然后鸡飞狗跳不能为自己负责的“正常人类”要正常多了;但在各类调控政策里,我们这些大龄未婚的、不老老实实蹲在户籍地非要在他乡工作的,都是无可奈何一族。
同时,并不是调控限制了外地户籍人士,本地户籍人士就都能得利。2016年3月底的调控政策,让很多没有上海户籍的置换者在卖掉原有的房子后,却因为缴金记录不符合新限购政策,无法购入新的房子。环环相扣,外地户籍接盘侠的减少,也让很多上海人的房子“有价无市”,同样不能完成置换。据说,那对差个签字还跳票的房东老夫妇,就是在千挑万选、千算万算中错过了数个合适的购房者,最终也错过了自己置换的时机。
李猿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