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郊野大地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沪上最大茶园开采“上海本帮茶”
范洁 郭新洋
  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民间素有“谷雨茶,防百病”的说法。近日,在金山枫泾镇下坊村,占地400多亩的“得泉茶园”迎来春茶采摘季,这里也是沪上规模最大的茶叶种植基地。据悉,园内80余万株茶树以大红袍为主,还有少量金骏眉、安吉白茶和西湖龙井,此次采摘的春茶预计总产量达2000多斤。

  在多数人的概念中,茶叶一般产自山区,上海的气候和土壤并不适合茶叶生长,来自福建的茶叶专家张杰并不这么认为。2010年起,他对浦东、青浦、松江、金山等地实地考察,最终发现金山枫泾镇下坊村远离工业区,拥有适合连片种植的农田,日照、雾期、温度、湿度等都与浙江和福建相差不大,适合茶苗生长。

  张杰不仅从福建山区购置了80万株优质茶苗,而且深翻本地农田,开挖大明沟和渗水沟,并从浙江长兴茶园购置了4.9万吨山区黄土,深埋60厘米左右,以改良土壤结构,降低地下水位,再造茶苗生长环境,使其犹如生长在山间。

  茶园与杭州茶叶研究所、复旦大学新材料研究所合作,经过4年努力成就了这一“上海本帮茶”。制茶工艺上,根据上海本地市场更习惯于喝绿茶的特点,“得泉”茶在沿袭大红袍的制作古法同时有所微调,如今年就采用轻发酵,将传统大红袍30%红70%绿的发酵程度改变为15%红85%绿,偏向绿茶的口感,清香之气浓郁,口感更加清醇。

  据悉,枫泾镇计划将茶园与城市休闲旅游相结合,打造沪上首个茶文化旅游基地,邀请市民来到茶园,亲手采摘茶叶,体验茶叶的制作全过程。

  本报记者 范洁 郭新洋 摄影报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福彩专版
   第A21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24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A30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又到四月“漫天雪” 柳树打针治飞絮
沪上最大茶园开采“上海本帮茶”
金山失能老人居家照护享补贴
祝桥“瓜王”:返璞归真别样甜
张庙“老街·新居” 市民文化节明开幕
新民晚报郊野大地A07沪上最大茶园开采“上海本帮茶” 2017-04-22 2 2017年04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