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3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常州乡下的寄外婆
马黛妮
关注“新民银发社区”,就是关心自己,关心父母,关心父母的父母
  文 / 马黛妮

  近日整理照片,一张泛黄的旧照片勾起了我五十多年前的回忆。照片上的两个人一个是我的妈妈,一个是她常州东安乡下的寄娘。

  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妈妈的寄娘来我们南京路的老洋房做客。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已过花甲之年的乡下老太太,她脸黝黑,布满皱纹,像有轨电车的轨道,头发花白而略带自然卷,后面扎个发髻,穿一件灰色布的大襟短袖衫,还有一双裹得像粽子的小脚。

  妈妈宣布寄外婆这一周要住我们家,并且安排我和寄外婆睡大床,我嘴里没说,但心里不太高兴。

  妈妈看出了我的小心思,当晚就跟我讲述了一段从未提及的往事。在妈妈十几岁时,正逢日本人侵略常州,城里兵荒马乱,外婆就把唯一的女儿送到乡下寄外婆家去避难。没想到日本鬼子突然到乡下扫荡,寄外公、寄外婆得知消息后,赶紧把妈妈和他们的三个女儿藏进了家中的菜窖里,上面盖上大木板,又堆了很厚实的稻草。菜窖两边有两棵高大的梨树。寄外婆再三告诫,千万别出声。而她自己也女扮男装,虽是小脚,但身材高大,化妆后也没露出马脚。日本鬼子进入李家后,翻箱、捉鸡等无恶不作。花姑娘没有找到,日本鬼子就拼命摇梨树,妈妈和姐妹们从菜窖微小的空隙中看到,梨子纷纷掉地,四个姑娘吓得全身发抖,心像跳到喉咙口。由于寄外公、寄外婆的机智,勇敢躲过了鬼子的追查,保全了四个花季少女的命。得知妈妈在乡下逃过一劫,住在常州城里的外婆真是感恩不尽。

  说完妈妈还从阳台的柜子里,拿出一个大包,里面是一双双整齐的用针密密扎成的鞋底。妈妈说这是寄外婆晚上在煤油灯下,一针一线纳成的。小弟调皮、爱动,半个月就会穿坏一双鞋,妈妈上班忙,不是寄外婆的帮忙,小弟都要光脚了。

  我对妈妈说:“寄外婆真了不起,原来还是妈妈的救命恩人,我一定要好好陪陪她。”妈妈接着说:“我上班走不开,你刚好暑假休息,给你一个任务,陪寄外婆去两个景点看看。”我向妈妈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随后两天,我就陪寄外婆分别去了西郊公园和外滩。在动物园,我们观看了大象表演、孔雀开屏,让寄外婆大开眼界。我们还去了外滩,登上了有百年历史的外白渡桥,寄外婆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惊叹不已,目不暇接。

  一周后寄外婆返回了乡下,她逢人便讲,这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又夸我这个上海小外孙女真好,陪她白相上海,她这辈子还是第一次。

  三十多年前,寄外婆已上天堂。但朴实亲热的寄外婆,至今还深深嵌在我的回忆中,难以忘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家装专版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家装专版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2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A24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26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德照润人心
为有温度的聚会点赞
我的“咖啡”人生
常州乡下的寄外婆
寂寥西溪(布面油画)
新民晚报晚晴风景/金色池塘A30常州乡下的寄外婆 2017-04-30 2 2017年04月3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