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5月0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翻译手记
甘慧杰
  ◎ 甘慧杰

  《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尘封90多年后终于公之于世,它是日本军国主义蓄意侵华的新证据。此书译者甘慧杰先生花时三年译出这部极具史料价值的日记。我们在此刊登他的“译者序”。限于篇幅,全文有删节。——编者)

  《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一书据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历史所”)所藏宗方小太郎文书中的全部日记手稿翻译而成,原稿为日文,竖写,无标点,中译本标点为译者所加。上海历史所所藏宗方小太郎文书,系日本近代大间谍“中国通”宗方小太郎遗留在中国的手稿及其他相关文书,内容包括日记、海军报告、诗稿、杂著、书信、藏书、传记资料、照片等,总页数超过一万页。这批文书于1957年被上海历史所获得,装订成二十四册。规模如此庞巨的单个日本人遗留在中国的原始手稿资料群,十分罕见,极具史料价值。鉴于原稿辨识和翻译方面的难度,至今未有较全的中译本问世,译者不揣谫陋,历时三年,将这套文书中部头最大、最具价值的日记(1887年1月3日—1923年1月15日)全部译出,付梓出版,以飨广大读者。

  宗方小太郎(1864年8月6日—1923年2月3日),字大亮,号北平,日本熊本县宇土郡人,出生于一个下层武士家庭,幼时随当地塾师草野石濑修学,好读经史,后入佐佐友房创办的中学“济济黉”就学,毕业后当过小学教师、警察。1884年秋,以《紫溟新报》(《九州日日新闻》的前身)通迅员的身份随其师佐佐友房来到上海,寄寓于北川藤五郎的住处,入东洋学馆学习汉语,又经常出入岸田吟香开设于上海的书药店——乐善堂,学说中国话,兼习生意,时而摘译《申报》的内容,寄回日本,如此三年,一直寓于上海。1887年4月,他从上海出发,历游中国北部九省,写下了《北支那漫游纪》,现存的日记即起始于这一年。

  宗方小太郎一生的转折点在中日甲午战争,战争爆发前夕,他受日本海军指令,奔赴烟台,乔装潜入北洋舰队威海卫军港刺探军情,同时收买两名当地中国人,指使他们潜入旅顺军港,带回情报,在此期间,他连续写了16封密信,寄给在上海的日本海军大尉黑井悌次郎(化名“东文三”),为日方取胜立下“殊勋”,因此,日本明治天皇特赐召见,是其一生之“无上荣光”。这些在《日记》中都有记载。当然,《日记》的内容远不止此,相信读者观后便可知其大半生的各方面的活动情况。

  宗方小太郎表面上无官无职,自称“民间一处士”,其实暗中为日本海军服务了三十年,领了三十年的津贴,寄出了大约七百封报告。因他具有“认真、缜密”的性格,故深受海军高层信赖,有些报告甚至转呈明治天皇“乙夜阅览”,足见海军对他的重视。1923年2月3日,宗方小太郎因肾炎发作病逝于上海,将死之际,日本大正天皇特授予他“从五位、勋三等”之荣誉,以表彰他对海军作出的“杰出贡献”。

  宗方小太郎死后十数年,1938年左右,有不少生前好友写文章回忆他,其中包括恶名昭著的侵华战犯本庄繁和松井石根,皆称他为“国士”。甲午战后,他向海军提交了一篇《对清迩言》,谈及战后的对华方策…… 

  拿此篇内容对照《马关条约》之中日本从中国攫取利益的条款,可以发现,两者内容如出一辙,让人不得不怀疑日本政府直接受到宗方的启发,下列日记甚至还可证明《马关条约》的始作俑者就是宗方小太郎:

  (1897年)十月二十九日 晴。热气殊甚,虽着单衣亦发汗淋漓。午前访角田氏于海军部,往叩内务部长杉村濬,商量福州之事。杉村见识褊浅鄙俗,不足道。交谈数语,辞出。夜赴七里恭三郎之宴,白井新太郎来会,谈话至三更而归。是日本田清人、山口法官来访。四时访总督,小谈归。予入此地以来,《台湾新报》及《日报》两报频频记述予之经历,曰:日清战役之大功者,咫尺近天颜之人也。曰:东肥之志士,清国通之首领,以日清战役之有功者为世所知之宗方氏乘“横滨丸”抵达。曰:台湾先驱者,起草“割让台湾条约”文,作第一谕告文者,宗方氏也,云云。

  “割让台湾条约”,即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马关条约》。一介书生,胃口之大,心地之狠,令人发指,这正是所谓“国士”战略家的想象力与破坏力。宗方小太郎在中国生活了近四十年,足迹走遍大半个中国,还结交了不少中国人,但对中国与中国人毫无感情,在写给海军的报告中充斥着对中国与中国人的侮蔑之词。他结交中国人,只不过是为了刺探情报,第一时间了解中国政治风云动向,近距离获取新鲜素材而已,可怜哉,那些与他交往的中国人,无意之间成了这个大间谍的情报源泉。宗方于1893年的日记中有一段自白:“十月十一日 雨天。午前脱却邦人服,剃去头发及胡须,改着满洲衣冠。优孟十年,对镜不觉大笑。”自比“优孟”,自我定性,假意逢迎的心曲表露无遗。

  总之,被其晚辈们尊为“兴亚先觉者”的宗方小太郎,无非是一个打着“兴亚”的幌子,长期在中国从事幕后活动的老一代间谍而已,而“兴亚”的本质,亦无非是以日本为亚洲的霸主,在“提携”、“协力”等名义下最大限度地侵略和奴役中国、朝鲜等邻国而已。

  上海历史所所藏宗方小太郎日记手稿,始于1887年1月3日,止于1923年1月15日,跨度达三十七年之久,除少数年份的日记有所阙漏之外,其他年份的日记基本完整,凡译本中日记不连贯之处,便是原稿阙漏之处,恕不在此一一指出。因原稿篇幅巨大,难度很高,译本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上海历史所原所长、译者的导师熊月之教授于百忙之中欣然为本书作序,为本书增色不少,培育之恩,难以言表,在此郑重致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迎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专题报道发展篇
   第A03版:迎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专题报道发展篇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影视/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2版:国学论谭/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A2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翻译手记
肖复兴写“老院子”
获普利策小说奖的《地下铁道》
新民晚报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A18《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翻译手记 2017-05-07 2 2017年05月0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