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5月0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肖复兴写“老院子”
钟芳
  ◎ 钟芳

  作家肖复兴近期新作《我们的老院》,以真挚平实的文字,讲述了自己童年的无忧时光与青少年时代的阵痛与迷茫,同时也记录下了那些发生在北京老院里的喜怒哀乐、苦痛与忧伤,记录下整座城市的脉息和光影,使读者由此窥见一个时代普通国人的生存风貌。

  “我从出生到21岁去北大荒插队之前这些年,都在老院生活,从北大荒回来之后又在这住了几年,后来搬到对面的院子住了几年,再后来搬到永定门外、和平里、双井,再到现在这里。”肖复兴的出生地,在北京前门楼子东侧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粤东会馆里。粤东会馆是一座三进三出的大四合院,始建于明末清初,老门牌是打磨厂179号,新门牌90号,历史上曾经是粤东缙绅商人学子在京居停聚会之处。但经历三百多年世事变迁,这里成了各色人等混杂居住的大杂院,容纳了众多人家。作者小时候住的时候已经破败了,东厢房还在,西厢房没有了,但三进三出的大院还在。前年,肖复兴去美国探亲之前,他去了一趟大院,看到当时的变化很大,只有几户没拆,其他的全都拆净了。这让他非常感慨:“一方面人在不断地外迁,比如我,另一方面,老的人在不断去世,过去的历史离我们越来越远。”但他又觉得,人们的记忆不应该随着时间都消失掉,支撑我们的除了地理的空间,还应该有记忆的空间,只要记忆存在,老院就存在。

  童年的珍贵记忆,对每一位作家来说,都是他个人的富矿。肖复兴人生中最宝贵的前二十一年,都是在那座大院里度过的。那里铭刻了历史的变迁,有专属于一个社会群体的故事与传奇。它就像是一座民俗风情浓郁的博物馆,烙下了各种平凡人的平凡印记。这些活生生的人和事一直处于沉睡状态,人到晚年时,蓦然惊醒,变成了作家的写作财富。在计划写《我们的老院》之前,肖复兴先把大院里边的格局画了一张图,厢房、前院、后院住什么人家,给各个家庭都做了个人物小传,写时思路会顿时清晰许多。

  《我们的老院》里不仅描绘了记忆中大院的种种:气派的黑漆大门,门外的高台阶,门内宽敞的过廊,青砖的甬道,前院、中院和后院,院墙、影壁和石碑,正房和厢房,夹道和园圃,月亮门和藤萝架……还描绘了大院里的人们和他们所过的日子,他们的喜怒哀乐。从很多篇章中,我们能够读到了人性的美好与温暖。书中的每一章节,看似独立成篇,但人物互相穿插,人心和人性赤裸相见,上演了一幕幕人间悲喜剧。35篇散文就是35段人生历程,虽篇篇皆为凡人小事,却告诉了我们最朴素的真理、最真实的善恶。

  “我今天笔下的老院,是地理意义上的老院,是历史意义上的老院,也是文学意义上的老院。”《我们的老院》是一代人的历史记忆,一代人的心灵史。它是一部情感沉郁的书,是一部哲思深蕴的书,也是一部可见作家心魂的书,阐释了当代知识分子鲜明的价值取向、人文关怀与责任担当,成为对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思考,历史和现实的回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迎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专题报道发展篇
   第A03版:迎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专题报道发展篇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影视/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2版:国学论谭/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A2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翻译手记
肖复兴写“老院子”
获普利策小说奖的《地下铁道》
新民晚报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A18肖复兴写“老院子” 2017-05-07 2 2017年05月0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