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千年龙华与百年“老字号”朵云轩携手~~~
千年龙华与百年“老字号”朵云轩携手~~~
千年龙华与百年“老字号”朵云轩携手~~~
千年龙华与百年“老字号”朵云轩携手~~~
千年龙华与百年“老字号”朵云轩携手~~~
千年龙华与百年“老字号”朵云轩携手~~~
     
2017年05月2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年龙华与百年“老字号”朵云轩携手
共建龙华“传统文化共享生活圈”
袁玮 施昱辰
  千年龙华与百年“老字号”朵云轩携手,日前,徐汇区龙华街道与上海朵云轩共同启动“艺朵云·益相邻”项目,共建龙华“传统文化共享生活圈”,延续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让城市更新更有温度、更有内涵。

  龙华是具有千年文化积淀的古老街区,如今正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2015年底,朵云轩艺术中心“落户”龙华地区。短短一年多时间,龙华街道与朵云轩已共同策划完成艺起做公益、传统技艺讲堂、青燕飞入百年朵云轩、大师带你看展览等主题活动。

  随着“艺朵云·益相邻”公益项目全面启动,龙华街道和朵云轩将携手推出创意艺术坊、益相邻大舞台、木版水印“职客”体验、朵云书坊、院校合作等各种活动,推进传统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建设者之家等等,共同挖掘具有龙华特色的传统文化“符号”,让百姓领略传统工艺及现代文创产品的魅力。

  作为“艺朵云·益相邻”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益相邻大舞台”同步启动,首场活动为观众展现了被国际音乐界和史学界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的“西安鼓乐”。“西安鼓乐”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据悉,近年来随着徐汇滨江开发开放,西岸文化走廊崛起,上海京剧院、朵云轩、余德耀美术馆等相继落户龙华。龙华街道集合区域资源,收集、挖掘、整理民间文化,积极打造龙华“传统文化共享生活圈”,让具有龙华本土特色的文化传承活动融入百姓寻常生活中。2014年,龙华街道推出“千年龙华民俗大讲坛”,邀请专家、学者、民间达人讲述地域文化的来龙去脉,传承民俗记忆。“大讲坛”以平均每20天一期的节奏向社区居民、企业白领、青少年学生、工地外来务工人员等推送,受众达6万余人次。龙华街道还携手京剧院、朵云轩、2577创意大院等推出国粹好邻居、艺术公益、青燕行动、小京继人、朵云·花间等项目,建立了上海京剧院教育实践基地、余德耀美术馆教育实践基地等18家教育实践基地,让文化艺术走进社区、走近青年。

  本报记者 袁玮 实习生 施昱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2版:家装之窗
   第A23版:家装之窗
   第A24版:家装之窗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31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2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A33版:新尚
   第A34版:摩登
   第A35版:新民法谭
   第A36版:新民法谭
传达民情 汇聚民意
去充电还要交停车费 成本过高用户吃不消
尽快统一充电标准 强化软件配套服务
共建龙华“传统文化共享生活圈”
“人力拖车”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A10共建龙华“传统文化共享生活圈” 2017-05-26 2 2017年05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