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驻华使馆、有关国际机构、相关部委、丝绸之路中国段世界遗产管理机构代表将参加“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论坛,借助论坛深入交流,一方面加强“一带一路”沿线文物保护与国际合作,另一方面,推动陆上丝绸之路其他廊道和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介绍,中国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编制“一带一路”文物古迹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使“一带一路”沿线众多文化遗产的保存现状明显改善,有的经过大规模整修后已向社会开放;联合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一同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表明我国“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国际承认;利用“一带一路”沿线丰富的文物资料,让中国文物“走出去”,用文化遗产讲述中国故事,令世界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古代中国和当代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和文化遗产大国,中国承担了更多的国际义务,已进行多项对外援助工程,为“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作出了努力。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推出一批具有中国内涵和国际表达相融合的“一带一路”文化遗产相关活动,让更多中国文物“走出去”,同时进一步统筹境内外“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的考古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