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 统一救助
宝山城市工业园每年投入扶贫帮困款150余万元,用于帮助园区内困难群众的助医、助学、助困工作。对园区内征地养老60岁以上老人,每年春节及重阳分别发放慰问款,覆盖人群1400人左右,发放资金达140万元。但是园区内仍有边缘困难群体需要帮助,特别是辖区内不少中小企业职工因病致贫的情况每年发生。由于缺乏针对这一人群的救助指导意见,一直以来,园区内各个企业大都是自行决定救助标准。园区管委会感到,这会造成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救助尺度不统一,因此萌生了“整合资源、统一账户、统一救助”的想法。
“关爱专项资金”建立后,把原有因病致贫、因困致贫等救助项目全部归纳到这个平台。资金筹措以政府为主体,号召园区企业积极参与捐款,园区管委会投入3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并且每年根据需要不断增加投入,园区企业中已有32家慷慨解囊,捐赠金额从1万元到20万元不等。企业表示,这一“福利”能为他们留住不少人才。
募捐所筹善款将直接进入市慈善基金会宝山区分会账户,并设立专项科目,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市慈善基金会宝山区分会将做好“关爱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并开展相应的审计工作,定期将资金使用情况向捐赠者告知。
企业审核 张贴公示
外来务工人员小唐在今年3月被确诊患上了胃癌,前期手术等医药费总额达9万余元,自负费用超过7万元,对她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作为首个接受“关爱专项资金”救助的园区外来企业员工,小唐日前收到了首笔5000元的现金救助,以解燃眉之急。
对本市户籍的企业员工,核实家庭情况、确定补助金额都有章可循、有迹可查,但如何审核非本市户籍职工是否需要救助?
首先,园区制定了《宝山城市工业园区关爱专项资金实施办法》,并建立了关爱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申请人的申请首先要在企业内进行初审,通过后报送管理办公室,后者再行讨论并确定补助金额。其次,救助公示将在企业和园区张贴,接受群众监督。
宝山区慈善基金会相关人士表示,企业对员工的基本情况肯定有一定了解,这是第一道关;公示则是第二道关。至于补助金额,一是参照本市民政重大病补助的政策,目前原则上不超过每年每人2万元;二是根据各人实际情况来定,并不是发票数额越高,补助金额越高,那些拿不出大笔医药费单据的申请人或许更急需帮助。
本报记者 徐轶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