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泸定中学是一所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良好人文氛围的学校。2012年,长宁区教育局启动了“创建区新优质校”项目,泸定中学成为首轮试点学校之一。学校抖擞精神,从德研、教研、科研等方面着手,通过“感动教育”“协作式校本研修”“科技创意制作校本课程”等多项有效探索,努力将学校建成师生共同成长的和谐校园、幸福校园和智慧校园。
感动教育
和谐师生情在蔓延
“方老师经常会边讲课边逗我们开心,他教的东西我们都记得很牢。”“滕老师是个‘大喇叭’,她在带我们合唱队时,我们最开心。”“从预备班到初三,孙老师陪了我们四年,套用最新神曲的歌词:‘孙老师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这些都是泸定中学“‘最老师’的故事”学生征文中,孩子们争先恐后写下的对老师们的“真情表白”。
健康融洽的校园氛围是“优质学校”的特征,泸定校园里的师生们其乐融融。所谓“亲其师,信其言,乐其道”,学校以“感动教育”为切入点,通过专题讲座、读书行动、师德论坛等形式,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植根在老师们心中,搭建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的平台。将“感动”作为情感纽带,形成师生“情感共鸣”,将单纯“教与学”的师生关系变为“知情互促”的新型师生关系。泸定成为师生共筑的“和谐校园”。
协作研修
专业团队在打造
要办成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必须要打造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学校从教学科研入手,以获奖课题“协作式校本研修”为龙头,推进 “三段式学科教学调研”的创新实践、强化“德教融合学业质量分析”,成为泸定中学教师团队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智慧、共谋教学良策的重要平台。
有效的“校本研修”机制,使教研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被动转为主动。在专家引领与教师实践反思的有机融合下,课堂学习变得有趣了,师生互动变得多样了,“以学定教”成为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法宝,更多的泸定中学学子通过努力学习获得了学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泸定中学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校园”。
多彩课程
“快乐学习”在进行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泸定校园的多彩课程中,你既能寻得见“传家宝”式的经典课程,又能觅得到“激发灵感”的创新课程。
“小小法学家”是泸定中学的招牌经典课程,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从模拟法庭到模拟听证,一路走来,培养了孩子们知法、守法、学法、护法的意识,以及关注社会的实践能力。作为长宁区法制教育基地,学校明确地把培养 “法制人”定为德育工作目标,不断深化法制教育内涵,积淀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推动长宁区校园法制建设上发挥积极的辐射作用。
“加油、加油,再加一个围棋子儿我们的纸船就破纪录啦!”孩子们在“纸船承重”的战场上一个个小脸涨得通红,战战兢兢地看着自己小组用A4纸设计制作的纸船满载“货物”稳稳漂浮在操场水池上,激动地欢呼着……这是我校“科技创意制作”校本课程——“A4纸创意制作项目”中一个真实的比赛场景,这样的场景在泸定校园每周都会上演。“科技创意制作”校本课程通过“A4纸创意制作”“模型设计与制作”“乐高机器人”等项目的实施,创造了一个空间、匀出了一点时间、架设了一个平台,让泸定中学的学生能有时间、有机会、有期待地玩,而这“玩”的背后是学生尝试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借助团队合作,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感受知识魅力,体验学习快乐的过程。在“玩”的快乐情绪体验中,孩子们学会学习、爱上学习、享受快乐学习。泸定中学成为师生共享的智慧校园。
带着希冀和孩子们一起迎接每一个有付出、有收获的日子,这是种平凡而又充实的心情。让学生开心、让家长放心、让群众满意,泸定中学一直在行动……
新民晚报教育工作室 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