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5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护牙记
丛 歌
  丛 歌

  因为我的牙齿不好,所以自女儿有友出生,我就特别注意她牙齿的保护,甚至有人说我有点做过头了。说到具体措施,主要就是不让她吃甜食。诸如糖、巧克力、饼干、饮料之类的零食,在进幼儿园之前,几乎和她是绝缘的。

  然而,就算如此,还是事与愿违。有友2岁左右时,偶尔有一天,我发现,她的门牙上似乎出现了一条宽宽的缝,看起来有点像个小空洞。一次,带女儿去国妇婴专家门诊例行体检时,我特地让医生看了一下,医生怀疑这就是蛀牙,好在问题不大,由于蛀在牙缝处,暂时也不用补,应该也不会影响以后的换牙。可我实在想不明白,都已经那么那么小心了,怎么还会“阴沟里翻船”?医生说,孩子吃奶粉后一定要漱口,奶粉很烂牙齿。原来如此!

  有友是个听话的孩子,对于我对她的“不准吃糖、不准吃巧克力、不准喝饮料”的“甜食三不政策”,她执行得一直不错。待她稍微懂点事之后,我逐渐灌输给了她为什么不能吃甜食的原因:防止蛀牙!

  对于护牙,其实身边有不少例子。在小区花园里玩耍时,还经常可以找到一些“反面典型”,指给有友看:“你看那个小朋友,牙齿墨墨黑,吓人?这就是蛀牙!”我也给她买过不少形象生动的绘本,比如《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就是我常用来给她讲解,起警示作用的:“当心嘴巴里生出哈克、迪克(绘本中蛀虫的名字),到时候牙齿警察也没办法了。”

  在5岁半之前,有友从没去看过牙医,因为在我的高压护牙政策下,牙齿保护还算马马虎虎。有友第一次去牙防所,是去拔牙。有友的第一颗牙,换得还算顺利,吃东西时,被磕了一下,松动了,稍微出了点血,就顺利地掉了下来。可没过几天给她刷牙时,我发现她第二颗新牙也蹿出来了,而这次,乳牙几乎不动,那是必须要去拔的。当机立断,第二天就去。

  人,最不能得意。一直以为自己给女儿护牙做得很不错的我,还是在今年的大年初四遭受了打击。那晚刷牙时,有友问我:“为什么牙齿里有个黑点是刷不掉的?”啊?!有黑点?还刷不掉?唉,千防万防,还是没能防蛀。

  年初七一大早,我带着有友直奔牙防所,路上我做好了抽神经等各种最坏的打算,也给她脑补了可能碰到的酸疼场景,让她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果然,医生说,表面看得出发黑,说明这已经是个很深的牙洞了,弄不好,真要抽神经,听到这,有友两滴眼泪水流了下来,现在哭哪能来得及,只好做个勇敢的娃娃了。

  医生在补牙前,“警告”了小朋友各种护牙的注意事项:“最烂牙齿的除了巧克力、糖、饮料之外,还有饼干、面包;以后吃东西就一次吃完,不能过一会儿再吃一点,过一会儿再吃一点;吃完东西一定要记得漱口。”

  有友是个勇敢的孩子,补牙不吵不闹不哭,补完牙,医生送了她一个小贴纸,她欢喜地跟牙医道别。后来她告诉我:只要听医生的话,补牙一点都不疼。再后来,我给有友买了个电动牙刷,每天坚持早晚两次刷牙。现在除了巧克力、糖、饮料不敢吃,有友连饼干面包也不敢乱吃了,就算吃了,也会及时漱口,护牙真的很重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A28版:汽车周刊
   第A2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30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A31版:新民教育
   第A32版:教育装备/新民教育
   第A33版:教育装备/新民教育
   第A34版:阳光体育/新民教育
   第B01版:广告
   第B02版:广告
我与冯其庸先生的几次相遇
意外的发现
在国外迷路
五月的鲜花(水彩)
柏杨妙语
护牙记
美国版夜光杯A26护牙记 2017-05-17 2 2017年05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