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但凡胜负的评判之间,夹杂上具有自我、自主意识的人类,这事,就不好办了。
靠评委打分的项目,丢了金牌保不齐有人说“被压分”。由司线界定落球,好球判了界外球,人们嚷嚷“眼拙”。田径场上倒是干脆,除了一些明显的犯规,尺子丈量之下的高度、距离,到底叫人无话可说。博尔特的速度那更是没人能拿来做文章。
“众说纷纭”这词儿,其实有着另一层解读——“找人背锅”。人这种心理活动丰富的动物,在目标达不到预期,尤其身处重压之下时,总需要一个出口,或者说一个借口,以疏通郁结。中国短道速滑昨晚在平昌冬奥遭遇四连罚,肯定是会惹来“众说纷纭”的。
短道速滑是中国军团的王牌之师。在冬奥会上,中国历史上一共获得过12枚金牌,而其中9枚来自短道速滑。对于这样的队伍,尤其是在本届冬奥会中国选手迟迟未能夺金,态势尴尬的背景下,短道速滑成为许多人最迫切的指望。
但平心而论,女子500米当真把握十足?虽然这个项目中国队已在冬奥会上实现三连冠,但自从王濛退役后,我们并没有找到一个拥有绝对实力的代替者。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虽然李坚柔笑到最后,但这个出发时排在最后的姑娘,最终是因为对手的犯规以及多人连撞,“躺”着捡来了金牌。而范可新的确多次在世界大赛上称王,但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她的状态令人担忧。
太多人都在说“韩判”意料之中。中韩短道速滑长久以来明争暗斗,似乎未抵平昌已可以预估在别人的地头,我们一定会被“做掉”。如果带着这样的“阴谋论”心态而来,那该是未战,已怯已愤,已难心平气和了。但是,当任何差池出现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一定是从自身找毛病。李琰愤然离场,接着又冷面而归,她一直在说遗憾,她也一直强调自身做得不够好,但她同样反反复复在强调“让裁判有了机会”。什么机会?一个针对中国人的机会?
我们必须相信生活中,绝大多数人是友善的,是正义的,否则人生之路很难前行。所以我们也应该相信站在赛场上的裁判,是公平的,公正的,他们的初衷不是去玩一场“我们爱找茬”的游戏。许多圈内人说,争议,本是短道速滑的魅力之一。
这一刻,不如这么说,中国短道速滑的滑铁卢,确实技不如人。足球场上,你能踢别人10比0,肯定不怕裁判送对方一个点球。哪怕是靠人打分的跳水赛场,中国队选手也不会担心被人压分旁落了金牌。从来,抱怨的声音,更多的源头,来自于弱者。
四年磨一剑,这其中有太多只可自知,不能言说的艰难与血泪。落败之时,难以释怀可以理解。但若是能从容坦荡,世间更敬你是一条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