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来”(来人、来信、来电)信访处理是我的日常工作,往往一个电话接起来一个多小时还挂不掉,也时常要跑去小区里跟大叔阿姨们“嘎讪胡”。或许其他同志会觉得处理信访都是芝麻大点事,复杂又繁琐,不够“高大上”,但我觉得这项工作是真的接地气。自来水好不好,规划站位要高,供水规模要大,深度处理要上,但都抵不上老百姓嘴里说一句“水好喝”。
在处理“三来”信访的过程中,居民们反映的情况不尽相同,问题各式各样,归根结底还是老百姓对供水服务不满意、有需求。比如说,蔡先生写一封信来说水表发生故障好像不准,提醒我们要定期更换水表;杨先生打来电话询问他们小区什么时候开始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推动我们开展民生实事工程;王女士在一次座谈中提到邻里水费分摊时有纠纷,促进我们总表分装……这些“小问题”,正是我们工作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
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烦而不耐,“三来”信访处理教会了我换位思考、耐心细致、设身处地。每次跟对方联系都是一次良好的沟通,他们反映的情况不一定客观,但基本都是真实的,其实反映了供水管理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在制定每一项政策、每一条标准的时候,都应该充分考虑如何落到实处,老百姓的投诉就是对我们供水管理最直接、最朴实、最有效的考验。
十年磨一剑,任重而道远,我坚持着供水人的“初心”,肩负着供水安全保障的重任。我相信,今后的十年、二十年,我依然会牢记这份初心,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和卓越心,磨砺自己,踏实求进,做更优秀的供水人、更称职的“水管家”,让上海供水为百姓增添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上海市供水管理处供水管理科副科长 顾赵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