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在党旗下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6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感于培根受贿
  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培根,晚年曾担任过英国朝廷的掌玺大臣和大法官,并被封为子爵。但在他权倾朝野的时候,却以权谋私、贪赃受贿,以致不得不狼狈下台,并在屈辱和悔恨中度过余生。

  培根知法犯法,难道说培根的思想认识水平不高?显然不是。他是人类思想史上公认的杰出人物;难道说培根是法盲?当然也不是,他是大法官,他的著作《论司法》在世界法制思想史上有着重要影响;难道说培根没有正确的金钱观?那更不是,他在其著作《论财富》中对金钱的不少论述至今仍具有诲人的重要意义和启迪。

  那么,究竟应当怎样看待、怎样解释培根现象呢?如果把他当时的地位、背景细细推敲、认真分析,不难看出,培根的知法犯法、贪赃受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他在特定的条件、特定的时期里,掌握了超乎寻常不受制约的权力有直接关系。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得好:“不受制约的权力是绝对的权力,而绝对的权力会导致绝对的腐败。”因此,防止培根现象的产生和蔓延,必须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当然,作为思想家的培根沦为贪赃枉法分子,这一事实并不说明反腐倡廉的思想教育不重要,而恰恰相反,它证明对处于权力岗位上的任何人,不管他平时多么富有思想,多么富于理智,也都需要向他们敲警钟而且必须警钟长鸣。

  黎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古镇新闻
   第03版:在党旗下
   第04版:古镇轶事
让老人们更有归属感
警惕“双面干部”的欺骗性
上海江河幕墙党支部组织党员参观廉政教育基地
有感于培根受贿
历史上的贪官和“治贪”
套“娃”
古镇泗泾在党旗下03有感于培根受贿 2017-06-10 2 2017年06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