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位于中心城区静安区,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于1945年创办的一所实验性学校。上世纪80年代初,学校继承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开始了愉快教育实验,并确立“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让每一个孩子获得愉快的发展”的办学宗旨和“美好的心灵、聪明的才干、健壮的体魄、活泼的个性”的培养目标。
进入新时期,学校作为上海课改基地校,不断加深对愉快教育的研究,在教改的深水区——课堂进行了改革,深入进行《学习设计》项目的探索,引导教师改变教,帮助学,确立“为学而教”、“以学设教”的全新理念,以“学习任务单”为载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能根据教师的导语和提示自主开展听、说、读、写、算、评、议等学习活动,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原有模式,教师由研究教转向研究学,学生也改变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建构。这一成果被评为首届国家教改成果一等奖。学生由课内得法延续到课外得益,真正体现了愉快教育的“阳光自信,主动快乐”的元素。
愉快教育的宗旨是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学校根据1700多名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发了345快乐自主课程,放在周二下午。3是三节课、4是愉快教育的四个要素、5是培养五种能力(上网学习、双语交流、动手制作、歌舞弈棋、游泳打球),在全市率先进行了“快乐活动日”实践体验,共开设六十多门自主选择、“走班式”学习的拓展型课程,分为科技、艺术、健身、人文、生活五大模块,并精心打造了10门校本课程。在开放性个性化课程的学习中,学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生,在各类评比、竞赛中冒尖。其中,机器人、书法、少儿舞蹈等已成为特色项目,多次在全国乃至国际上获奖,并走出国门进行交流。
学校的345快乐自主课程领先跑在全市前列,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愿望,让学生体验到“我想学”的快乐。教师们也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经历了一次全新的创造:从学生需求的调查分析到课程编制,再到教材编写、组织教学、改进评价……目前已有校本自编教材11本,课程内容形成资料专用包,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路上跨出了一大步。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