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汹涌的市场,方向在哪?这是业内每个人都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而汽车销售的榜单,或许可以给你一点答案。
国内汽车市场,善于制造爆款,赚足消费者眼球,但2018年之后,这种思维或许将划上句号。“爆款”车型背后,是消费者与车市信息不对等的产物,受专业性、消费阶段等因素影响,购车者对产品本质的判断远还不成熟,这也导致了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极易受到他人的引导。但随着汽车市场的成熟理性,车市销售的下半场,“爆款”将被“经典”取而代之,实力比拼中,家轿提前入场。
按正常节奏,金九银十,是全年销量最为关键的月份,但刚刚过去的9月,乘联会给出的数据,增长却是-13%。
然而悲观的市场表现在家轿市场上并没有参照意义,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长期霸榜前三名的车型,销量仍旧稳如泰山,保持较好的增长。特别是轩逸,更是以42580的销量位列日系家轿销量榜首。
再深入思考,2017年,轩逸的全年销量高达422371辆,高于所有日系车的榜首,增长幅度在整个轿车领域也是绝无仅有的。更有意思的是,这个高增长记录,实际上轩逸已保持了六年,几乎没有悬念,2018年还将持续。
轩逸作为东风日产的“根基”车型,决定了日产在这款产品的打造上,遵循了利润最低化、销量最大化的思路。
外观上,轩逸的设计大胆却不激进。准确的说它是为拥有着“年轻心态”的购车人群而打造的,时尚、大气,与蓝鸟形成互补,这让轩逸拥有了更为广泛的受众。
2018款轩逸曾做了减法和加法两个调整。减法就是舍掉了1.6L CVT豪华型版和1.6L CVT智享版两款车型。加法是在保留的走量CVT车型上,将前大灯由卤素灯变为LED,增加LED日间行车灯、自动大灯、真皮方向盘。
当然,轩逸并没止步于此。前瞻性的产品设计,拉开与后来者的距离,也是让这款车“七年不痒”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在中国汽车生态评价(C-ECAP)中,轩逸以总分96.27的成绩摘冠,成为评测车型中的最高分。凭借的是其车内空气质量、噪音、有害物、油耗、排放等方面优势。
轩逸既有大型合资品牌的品质保证,同时也能打出“小企业的灵活拳”。在家轿领域,轩逸几乎每年都会针对市场做出改进调整。这种对购车者需求变化的敏锐嗅觉及快速反应,在众多车企中也并不多见。
所以,家轿市场再难出爆款并不是没有根据,学霸之路,更不是一朝一夕为之。轩逸,在12年的能量储备中,在庞大的车主正向口碑之下,根基越扎越深。那么,在洗牌来临时,你又是否已经走在了正确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