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听书,记得还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事了。在那个年代,文化娱乐种类单一,只有在地方节时偶有跑码头的戏班子来小镇演出。平时就只有听书。那时在齐贤小镇上,有二、三爿茶馆,就是听书吃茶的地方。农闲时,几家茶馆都坐得满满的。县里有曲艺队,说书艺人众多,我们乡下人叫他们为唱书先生,茶馆就是唱书先生演艺的场所。
听书,同看戏一样,看过的戏,下次还会去看;听书也一样,已经听过的,换一个说书艺人来,还是会去听,还给予比评。我也去听过几次,听得上了瘾。我最喜欢听钱生楼先生“七侠五义”那部书,讲的都是义士侠客,武艺十分了得,情节生动环环紧扣。说的北侠欧阳春、南侠展招、还有五鼠闹东京等。里边的英雄人物,我是五体投地,钦佩万分,也想学点武功,做个英雄。听书回家,晚上跑竹园里卷起袖管用臂膀往竹竿上甩,很疼,寻思着成不了英雄。
听书,一般都在下午和晚上。下午一点钟,晚上六点钟,根据季节略有调整。一堂书约两小时不到。有说书先生说到要紧之处,卖个关子,弄得听客心里痒痒的,要求说书先生加一节,书场服务员就拿了个盘子向大家收点加时费,收费多少不论的。当然说书先生看似不经意地瞄上一眼,加唱多长时间他也心里有数了。
听书,先要买票,听一次书,好像是一角五分,带一壶茶。其中茶钿八分,七分归艺人。说书先生有名气的经常会客满。有老听客是每天必到,茶壶都是专用的,经济条件好用钞票爽快,是受欢迎的。也有人很想听书又怕用钞票,叫做听长脚书,就是靠在书场窗口上立着听,弄得室内不透风,很不受欢迎。有时会被说书艺人编个小故事,巧妙地讽嘲一下,引得满场笑声。
听书,是中老年人最好的文化享受。可让人明志向上,明白是非,明鉴历史;听书,能获得更多做人为善的道理。现在可好了,不出小区就可以听书了,而且请来的说书艺人档次都十分高。书说得相当精彩,使得不少棋牌室的老客户被转移到了听书行列。
在此,我也要学着年轻人,为小区的书场点上一个“赞”!
张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