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20年03月1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江“360度无死角”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张宣
  2月27日至3月2日,34人;3月3日,14人;3月4日,6人;3月5日,8人……在浦东新区张江镇防疫办涉外小组办公室内,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反复几遍确认复核从境外进入张江的人员名单,对有关信息及时进行更新。眼下,严防疫情境外输入成为了社会热点,作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张江科学城,也在“360度无死角”做好境外人员防控工作,守护全体居民的健康。

  在张江镇阳光花城小区门口,两侧防疫执勤的保安“全副武装”,保安室门口贴了大大的一张海报,用中英韩日四国语言提示“来沪人员在此登记”,一旁贴着返沪人员登记二维码,以及韩日意伊四国护照的样本。旁边的登记台上,还摆放着四国语言的健康信息登记表、告知书。车道的另一侧,则拉着醒目的四国语言提示横幅。

  张江拥有数百家外资企业,常年居住在张江的外籍人士就达上万人,如果加上临时来张江办事的人员,高峰时张江外籍人士总数超过2.2万人。这些人来自世界各地,讲着不同的语言,让张江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小联合国”。然而,在防疫这样的特殊时间,外籍人士众多也给有效防控带来了挑战。

  首先在“语言关”上做到信息畅通无阻,防疫办涉外小组已经翻译并准备好了4国语言的健康信息登记表、告知书等资料,还制作了不同国家的护照样本,在各小区门口张贴。目前,张江镇防疫办涉外小组有四位成员,如果社区居委有语言沟通上的困难,可以及时向他们求助。另外还通过“今日张江”微信微博平台向全社会招募外语志愿者。

  2月29日,对于刚从韩国返沪的徐先生来说,记忆犹新。“您好,您这是刚回沪吗?请测一下体温,然后扫一下这边的二维码,谢谢!”拉着行李箱的徐先生正准备进小区,就被门口的“红马甲”给拦了下来。居委社工孙娜娜和几名志愿者、物业人员驻守在小区门口,给进出居民测量体温、检查出入证、引导外卖和快递小哥规范放置货品。

  “我想起来了,他是韩国人,不会中文。”一位物业工作人员小声地说了一句。那该怎么办?没想到一旁的孙娜娜“挺身而出”,用韩文和徐先生流利地交流了起来。“这可是娜娜的拿手活,她不仅在韩国做过5年的汉语老师,而且又是韩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用韩语面对面交流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旁边的志愿者笑着说。

  在一番了解后,孙娜娜得知徐先生刚从韩国回来,第一时间把情况告知了居委,并做好登记工作。之后,孙娜娜二话不说,主动要求换上隔离服,与张江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一起进入徐先生的家,协助翻译,当天的测温工作就这样顺利地完成了。“在这段隔离期间,您有任何日常需求,我们都会尽力保障,如果您有其他问题,也可以通过微信或者电话跟我联系。”当天晚上,徐先生的微信聊天记录中出现了这暖心的韩语版“温馨提示”。孙娜娜作为韩语专业硕士,被防控办抽调至涉外小组,为张江地区韩国返沪家庭服务。

  除了语言畅通,精准的信息排摸也非常重要。阳光花城1327户住户中,外籍住户有近120户。通过与公安等部门联动、加强物业管理、小区门口二维码扫描等各种形式,不漏掉一位返沪居民。“其实,我们在前期的防疫宣传中就没有忘记外籍人士”,江薇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介绍,不管外籍居民春节期间有没有在上海,居委或者物业都和他们保持了一定的联系。“现在一些在海外的居民,回沪前都会事先询问现在的防疫政策。我们也能在他们回沪后及时跟进他们的动态。对于需要采取的居家隔离措施或严格的健康管理,大部分外籍人士还是比较理解与配合的。”书记说。

  疫情之下,张江镇境外人员服务站也发挥了作用。刚开始,不少外籍人士不知道该怎么预约口罩。涉外社工主动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中告知预定方式,并耐心指导或代劳预约,让外籍人士及时拿到口罩。有外籍居民返沪后不知道如何居家消毒,涉外社工解释了消毒的相关流程、小贴士及注意事项。现在,这些社工又行动起来,及时向相关外籍居民宣传入关申报、居民区登记、居家隔离等信息,在防控疫情的过程中,这些人成为了外籍人士在张江科学城安心工作生活的“最佳助手”。

  张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社区
   第03版:综合·社区
   第04版:专版
杭迎伟一行到张江镇调研指导农产品保供稳价工作
姬兆亮一行赴张江镇调研
张江“360度无死角”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做实做细“街区包干” 严防死守不松懈
报头
今日张江一版要闻01张江“360度无死角”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2020-03-15 2 2020年03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