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家园建设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2月1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棕棚匠”深夜吐血 好邻居执意送医
李琳
  张老伯(化名)是建新居民区的一个“名人”,因为他修棕棚的手艺远近闻名。这种老上海随处可见的手艺,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失传,甚至几乎要绝迹,为此很多媒体都来采访报道过。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张老伯会在弄堂里支起棕棚床,手法娴熟地穿针引线。老伙伴们则围坐四周,边欣赏手艺,边聊着家长里短。可是最近,弄堂里不见了张老伯的身影,这让大家非常着急,“老张去哪啦?”

  原来,一月中旬某日凌晨3点,居民王阿姨家中的电话突然响起,惊得她出了一身冷汗。电话那头,张老伯虚弱地说:“王阿姨,我刚刚吐了两口血,好麻烦侬过来一下伐?”王阿姨挂掉电话,立即叫醒了自己的老伴,一起赶到张老伯家。

  王阿姨是楼组长,知道张老伯平时独自生活,她和爱人经常关心老伯的生活,老伯也给了王阿姨一把备用钥匙。一进门,王阿姨看见张老伯躺在床上,被子上有大片的血渍,王阿姨觉得张老伯的病情紧急,执意要拨打120急救。张老伯拦住了她,“王阿姨,不用打救护电话,我自己躺会儿,能扛得住。”看到张老伯非常执拗,同时也没有表现出很痛苦的样子,所以王阿姨和爱人先帮他清理了被子和衣服上的血渍,随后在旁守候,观察张老伯的情况。期间,王阿姨再次提出要送张老伯去医院,又被他拒绝了。

  等到早上8时,王阿姨让爱人看护着张老伯,自己来到居委会告知情况。居委干部赶紧上门,劝说老人到医院检查。在大家反复地劝慰下,老人最终同意了。之后,救护车将老人送到医院,经过检查,最终确诊是胃出血,万幸不是非常严重,但仍需立即住院治疗。

  住院期间,王阿姨主动承担了陪护、照看工作。另一位热心邻居陶阿姨也主动帮助老人拆洗被子,打扫卫生。在热心邻居的悉心照顾下,张老伯的身体一天天恢复,他激动地对居委干部说:“虽然她们不是我的亲人,但我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

  后记

  经过两个多星期的住院治疗,张老伯的身体已明显好转。老伯在住院期间也向前来探望的居委干部表达了想住进养老院的意愿。他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一个人生活总是越来越不方便,这次所幸有热心邻居帮忙。居委干部表示会尊重老人的意愿,为老人今后的生活做好妥善安排。 

  李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社区广角
   第03版:家园建设
   第04版:衡复天平
提升社区生活品质 打造天平慢生活区
从接报到现场处置,三小时内拉起警戒线
保洁员捡到钱包后……
“棕棚匠”深夜吐血 好邻居执意送医
天平家园家园建设03“棕棚匠”深夜吐血 好邻居执意送医 2018-02-12 2 2018年02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