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里都快成‘水帘洞’了,怎么住啊?”家住建国西路333号的陆阿姨反映,自家屋顶漏水非常严重,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
在得知情况后,居委随即联系物业进行排查,发现是楼上厨房地板开裂所致。恰逢前段时间台风接踵而来,雨量暴增,所以就成了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在深入调查后,居委干部还发现,漏水的厨房属于违建。原来,住在陆阿姨楼上的,是独居老人刘老伯。由于没有独立的厨房,腿脚不便的他每次都要到一楼做饭。为图方便,刘老伯在阳台私搭了小厨房。当得知厨房要被拆,刘老伯情绪激动:“你让我去哪里做饭?拆违?想都别想!”
于是,居委联合街道社区管理办、网格中心等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处置方案。除进一步明确违建厨房必须拆除,并在原来开裂处加铺防水层外,考虑到刘老伯的实际困难,街道提出将厨房移至室内的设想。随后,工作人员、居委干部与刘老伯进行了耐心的沟通和解释,看到如此人性化的方案,刘老伯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抵触转变为愿意配合。
经过几天的施工,目前,拆违修缮和厨房移位等相关工作均已完成。陆阿姨对此表示满意,而被拆违的刘老伯也向工作人员和居委干部连连道谢。
弄堂漆黑
背后还藏大隐患
建国西路327弄的居民近日反映,弄堂内的路灯已经坏了很久,始终都没人修理。晚上下班回家,漆黑的弄堂什么也看不清,走路都“抖豁”。居委干部原以为只要换个灯泡就能解决,可接下来的情况却让大家犯了难。
原来,故障来自于连接路灯的电表,而由于历史原因,需要修理的电表竟安装在居民老孙家中。当居委干部与老孙沟通时,他表示愿意配合维修,但如果需要反复出入家中,会对他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如何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居委向市南供电所请求帮助,供电所负责人主动表示由他们负责将电表迁移。第二天,施工人员来到现场,以最快的速度将老孙家里的电表移至户外,并重新布线,确保安全美观。
看着弄堂再次被“点亮”,老孙等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息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惠丽也代表居民向市南供电所送去了锦旗。
电表“偷跑”
阿婆差点晕厥
“不好了!范阿婆要晕过去了!”建国西路395弄弄管会许老师急匆匆跑到居委会。
居委干部随即来到范阿婆家中,看到她瘫坐在躺椅上,嘴里念叨着:“这1000多字的电费,让我怎么办?”徐惠丽书记赶紧为范阿婆递上一杯热水,并详细了解缘由。
几天前,和范阿婆一墙之隔的毕女士隐约感到厨房的温度偏高。起初,她没有特别在意,直到第二天,毕女士发现厨房内的墙面、地面也开始发烫,她急忙联系物业排查,最终发现是漏电所致。在进一步排查后,工作人员发现,由于之前范阿婆家中电路发生故障,物业维修时接错火线与地线,导致范阿婆家中的电一边 “偷跑”,一边给毕女士的厨房“加热”。虽然物业进行了修复,但此时范阿婆的电表已“偷跑”了1000多个字。
居委干部现场与物业负责人进行沟通,要求其妥善处理。物业负责人表达了歉意,并表示将对维修工进行批评教育,同时对范阿婆予以补偿。如此一来,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范阿婆激动地对居委干部说:“你们就是我的家人”。
桩桩小事体,件件暖人心!正如息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惠丽所说:“居民有需要,我们就在身边!”
李莹 文 徐惠丽 周午剑 王炜中 李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