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在区教育局组织下,各小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及学科教师代表200余人来到沈巷小学,开展“为学生成长提供适切的教育教学关怀”为主题的青浦区小学推进家门口的好学校建设现场专题展示研讨活动,解开学校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的建设密码。区教育局副局长王海青,区教师进修学院等相关领导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还邀请了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首届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导师、上海市优秀教师、上海市特级校长程华进行现场点评指导。区教育局基教科科长程建华主持交流研讨活动。
与会人员首先观摩了沈巷小学李端等6位青年教师呈现的精彩课堂教学以及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的稻草人制作、剪纸、泥塑等社团活动,还欣赏了学生们的才艺展示。沈巷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邹勇从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家校共育三个方面作题为《为学生成长提供适切的教育教学关怀》的专题交流汇报。之后朱家角小学、徐泾小学校长分别就课程建设、家校共育方面作互动交流。
程华校长用“美化”“绿化”“儿童化”概括了沈巷小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用“学会”“开放”“做伙伴”概括了课堂教学状态,用“适切”“鲜明”“个性化”概括了校园文化建设。他强调将三类课程进行打通、整合,发挥三类课程的整体效用,提升课程的整体育人价值。
王海清副局长表示,沈巷小学的有力探索是农村学校发展的典型缩影,她指出,沈巷小学做到了六个“一”:明确了一个发展定位:心中有目标,行动有方向;想清楚了一个问题:什么才是家门口好学校;抓住了一个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立足了一个核心:课程和教学;瞄准了一项重要工作:家校互动;依托了一片土壤:深深的文化根基。同时,对学校发展提出希望: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充分、精准、科学、人文地研究孩子,提供更适合的教育;让学校文化紧紧扎根于本土文化土壤,让学校发展后劲更足,根基更深。
近年来,沈巷小学以“崇于德、奋于学、强于身、美于心”为育人目标,努力办好家门的好学校,坚守“为学生成长提供适切的教育教学关怀”的信念,使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相得益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互为融合,课堂教学、综合实践并驾齐驱;学生学习经历丰富,基础扎实,兴趣广泛,思维品质良好,学习能力得以提升,教师专业长足发展。学校形成了积极和谐的育人环境和良好的校园生态,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态,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研讨会上,专家一致表示,沈巷小学立足学情、校情寻求发展空间的有效做法为各学校建设家门口好学校提供了思路,拓展了视野。袁佳 文 高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