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漕溪拾贝
     
本版列表新闻
     
2020年01月1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学与艺术
  在荷兰的一家工作室里,设计师们利用太阳能创建了一条能在黑暗中发光的自行车道,这条神奇的路白天吸收太阳能,晚上自己发光发亮。这看似是科学下的产物,其灵感竟来自梵高的《繁星闪烁的夜晚》。这让人不由得思考起来。我认为:科学与艺术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融会贯通,才造就了这一美好的世界。

  爱因斯坦一生在科学上的成就大名远扬,殊不知,艺术居然是他毕生的追求。爱因斯坦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对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他尤其酷爱;除音乐外,爱因斯坦还推崇文学——他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萧伯纳的作品。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和艺术之所以值得追求,还因为它们体现了一种绝对和谐的美。例如,爱因斯坦认为“三角形的高交于一点”——这一几何命题就具有高超的逻辑美。正因为这样,爱因斯坦才经常把伟大的科学成就比作是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

  黄金分割在美学上的应用正体现了科学与艺术是相辅相成的。长久以来,人们认为黄金分割比例是最美的,比如一张A4纸的长和宽之比就是黄金分割比,它看起来就好像有爱因斯坦所说的“绝对和谐”。这也是它长久以来一直被人们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

  黄金分割比在绘画、雕塑、建筑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譬如身为卢浮宫镇馆之宝的《蒙娜丽莎》。蒙娜丽莎的脸型接近于黄金矩形、头宽和肩宽的比例接近于黄金比例。如果我们画一条“黄金螺旋”,它可以穿过《蒙娜丽莎》的鼻孔、下巴、头顶和手等重要人物部位。与《蒙娜丽莎》同为卢浮宫镇馆之宝的《断臂的维纳斯》,纵观全身,她的肚脐刚好是黄金分割点,肚脐以上部分和肚脐以下部分之比接近于黄金分割。由此可见,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美学方向已经在向“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靠拢了。

  在现代建筑中,智慧的人们也大量地使用黄金分割,做到“科学与艺术的相辅相成”,以追求视觉上的美感。像埃及胡夫金字塔,用其底边长度的一半与侧三角形之高作比可以得到黄金分割比例;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的第二个观景台的高度大约在整个塔的黄金分割点上;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它的黄金分割点上,设计师们大胆地安排了一个球体,让整个建筑看起来协调美观。正是将科学融入于艺术,把艺术渗透进科学的这种具有唯物辩证主义的方法论的思想,才造就了那浑然天成的世界“八大奇迹”和举世闻名的、富有美感的建筑。

  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发展进程中自身智慧的结果。科学是理性的,艺术是感性的,科学往往需要艺术的滋养,艺术常常需要科学的帮助,两者的相辅相成象征着人类社会智慧的最高境界。正是如此,世界才变得多姿多彩,让人心向往之。

  朱家角中学高二12班 许一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古镇新闻
   第03版:水都新韵
   第04版:社区清风
   第05版:人文旅游
   第06版:泰安桥下
   第07版:银杏长廊
   第08版:漕溪拾贝
沈巷幼儿园美术作品
科学与艺术
我所知道的事
这一刻,心潮澎湃
追梦长三角
朱家角漕溪拾贝08科学与艺术 2020-01-15 2 2020年01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