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被认为是一种在文化属性上属于中国乃至东方的艺术媒材。
在水墨艺术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对于精神气质的东方神韵与形式语言的东方范式的双重追问。然而,在中国艺术内部发展谱系中,水墨作为一种从中国画体系中脱胎而出的现代化努力,又恰恰是通过在形式语言上的自我突破与割裂传统来获得自我意识的确立。
对于水墨艺术文化概念的丰富与形式边界的拓展,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对于水墨最大的贡献。为了记录这种努力,我们特别策划“”的展览,呈现近三十年来中国艺术家对于“水墨”的媒材实验与形式拓展中做出的个性化努力,并在这不同形式的嬗变中,我们也可以间接探寻水墨概念本身异常丰富的文化包容力。尤其是,探讨“水墨”在边界探索中呈现出的“内向的视阈”与“外向的视阈”这对文化立场,提供一个既坚持水墨所蕴含的文化属性,又不放弃其代表的工具、材料属性的位置,并且为水墨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反其道而行之的有益方案。在对于这种形式的重新认识的过程中,水墨艺术得以纵向地深入与勾连。 张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