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1月3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东
传奇的陈家祠堂
王琪森
  ◆王琪森  文/摄

  虽说时序已是冬季,但在有花城之称的广州,依然是满目葱茏、绿意盎然。当我们乘坐的旅游巴士从荔湾路转向中山七路后,但见在一道由鲜花组成的低低的花墙后,一座古朴典雅、气派壮观的祠堂雄峙在丽日晴空下,弥散出丰逸而厚重的历史感,这便是闻名遐迩的岭南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 

  被尊为“百粤冠祠”的陈家祠,是广东省七十二县陈姓族人捐资兴建的大型合族祠,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于光绪二十年(1894)落成。正门上方挂有朱地墨字的匾额,以遒劲端庄的楷书题以“陈氏书院”。大门的两旁有一对连基高达2.55米的大石鼓,圆浑的鼓面直径达1.4米,石基则雕刻精美细腻,有日月神、八仙等。如此大的石鼓,彰显的是门第的高贵和身份的显赫。陈家祠的两扇大木门,厚重而高大,左右两边的门神分别为秦琼与尉迟恭,两人高达4米,战袍盔甲、兵器相持,给人以一派英武雄壮之气。 

  踏着岭南特有的方石青砖迈入,首进大厅开阔畅朗,庭院内绿木扶苏,阶前花香拂郁。巍峨轩昂的厅堂中,四扇双面雕镂的木屏门将院内的景物展示得如诗如画。一抹午后的阳光映照在包浆莹然的屏面上,恍若浮显出陈家祠的创建者、后赴京殿试被光绪帝钦点为翰林编修的陈伯陶当年衣锦还乡、归祠庆贺时的盛况。岁月的流逝,温馨的是人文的情怀和记忆的积淀,而功名利禄,则是过眼云烟。沿着颇有西洋风情的拱券式长廊前行,就是陈家祠的主体建筑,中进的聚贤堂。前伸的月台,拓展了聚贤堂的空间,使之显得相当宽畅而进深,一字排开的12扇双面镂雕的木屏门,更增添了富丽堂皇、典雅华贵的氛围。当年的春秋祭祀及议事宴请等,均在此隆重举行。 

  最后一进是安设陈氏祖先牌位及族人祭祀先祖的厅堂,规模宏大、肃穆持重,使人顿生缅怀先祖、追忆前贤之意。作为陈家祠堂建筑最大的亮点,或是最夺人眼球的是装饰雕塑。以石雕、砖雕、木雕、陶雕、灰雕、铜雕、铁雕而构成陈家祠堂的“七绝”。而最精彩的就是屋脊上的11条陶塑脊饰,是清代佛山石湾陶脊行所烧制。整个陈家祠的陶塑脊饰长达159米,从楼台亭阁、飞禽走兽到山川景色,各种人物等,都是民间熟悉的戏剧场景和传奇故事,并施以黄、绿、宝蓝、褐、白五种釉色,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五彩缤纷而琳琅满目。特别是人物造型,生动夸张而以情传神,有苏武牧羊、携琴访友、羲之爱鹅、郭子仪祝寿、踏雪寻梅等,因而陈家祠又被誉为“永不落幕的岭南戏剧汇演之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财经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视窗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理财·银行保险
   第A18版:股市分析
   第A19版:阳光天地
   第A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22版:教育周刊
   第A23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A24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上海闲话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专版
古镇印象
亮丽惠安女
传奇的陈家祠堂
笑语喧哗石钟山
新民晚报旅游城市/诗意居住B11传奇的陈家祠堂 2012-01-31 2 2012年01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