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早间点击
     
本版列表新闻
一位新生代农民工的“履历”——~~~
一位新生代农民工的“履历”——~~~
一位新生代农民工的“履历”——~~~
一位新生代农民工的“履历”——~~~
一位新生代农民工的“履历”——~~~
一位新生代农民工的“履历”——~~~
     
2012年02月0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位新生代农民工的“履历”——
三年“工漂”打了十份工
徐寿松 李柯勇 叶锋
  三年时间,七个城市,十份工作——这是来自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的90后农民工魏胜一的打工“履历”。与其说是工作,不如说是漂泊。 

  “新华视点”栏目组织的问卷调查和记者的调研均发现,在以80后、90后为主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这样的“工漂族”并不是个别现象。 

  专家分析,就业“高流动性”与“短工化”是“工漂族”的典型特征,这也成为近年来用工荒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原因。“工漂”现象,折射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需加强服务引导、一线劳动者收入增幅有待提高、城市“新二元结构”亟待打破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看似“潇洒”其实无奈 

  “这根本不是打工,更像是旅游”。魏胜一的家人这样评价他。高中毕业后出门打工这三年来,他足迹遍及广州、深圳、宁波、萧山、上海、合肥、泉州等全国各地,从事的十个工作中,横跨制造业、零售业、餐饮业等多个行业。最长的一段工作时间不到5个月,最短的只有一星期。 

  中国社科院劳动与人力资本研究室主任都阳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高,除了他们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期望值比父辈高外,也与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有关。正是由于劳动力资源短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导致其更换工作的频率加快。 

  更多就业选择,并不意味着更多收入。魏胜一说,他没赚到什么钱,这两年反而要父母贴补了他两万多元的路费和生活费用。 

  看似“潇洒”,其实无奈。一方面,“年轻气盛”的他们不甘心安于现状,对收入的不满让他们不断寻找新的机会。另一方面,限于自身条件和就业岗位的低层次,其提高收入的愿望面临困境。“新华视点”栏目和工众网的问卷调查显示,在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为主的调查对象中,有近四分之三的农民工去年净收入不超过两万元,有23.4%的人对工作表示“不满意”。 

  心态多元心怀憧憬 

  “工漂族”有着怎样的就业心态?记者采访发现,存在这么几类: 

  其一,“盲目尝试”型。今年春节后,来自安徽阜阳的90后农民工彭良从上海一家快递公司辞职了,结束了这份为期仅半年的工作,想去学厨师。而这已是他两年多来的第四份工作了。他说,不断换工作,一是对收入不满意,其次是想趁年轻多在几个行业里干干。不过,他告诉记者,到目前他还是没想好自己以后要干什么。 

  其二,“一心赚钱”型。老家在山东菏泽农村的王美今年没回老家过年:从去年腊月十三到今年正月初十的20多天时间里,他以临时工身份在上海一汽车企业做钳工。“春节期间有高工资啊!”他算给记者听:“除夕之前每天110元;大年初一至初三每天330元,初四至初八每天220元,夜班工资是每班55元。”打一个“春节工”,除去生活费,净挣4000元,这让他感觉很值。 

  其三,“着眼长远”型。“城市毕竟不一样,收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机会多、发展空间大。”来自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的王帅帅告诉记者。相比于很多同乡,他的条件要好得多,父亲在老家做生意,家境殷实,但高中文化的王帅帅还是选择到大城市“见世面”、“长见识”。 

  不管是茫然还是清醒,冲动还是理性,很多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的距离日趋疏远。问卷调查显示,在15-30岁的农民工中,无务农经历者高达55%。事实上,农村也已经没有留置新生代农民工的物质依托。北京师范大学一份报告显示:16-25岁的农民工中,41.4%没有承包地、36.4%没有宅基地;26-30岁的农民工中,35.4%没有承包地、33%没有宅基地。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说,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对农村和土地的感情要更为淡漠,在城里安居乐业、做城里人已成为他们新的憧憬。 

  填补“落差”应对“工荒” 

  虽然“工漂”的出现有其时代背景,但不可否认,这一现象对当前的用工荒而言是雪上加霜。 

  要有效应对“用工荒”,必须正视“工漂族”的诉求。记者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打工的目的绝不是单一的“挣钱养家”。其职业诉求与现实境遇存在四大落差。 

  落差一:当前农民工的实际工作强度较大,与其期望值存在巨大落差。“太累”成了继“收入”之后、农民工对工作不满意的第二因素,比“没前途”的负面影响还大。 

  落差二:新生代农民工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丰富多元,而现实工余生活显得单调。 

  落差三:新生代农民工提升职业地位的意愿比较强烈,而现实中,其职业流动呈现“水平化”。 

  落差四:逐渐脱离土地的新生代农民工已开始将自己的未来放在城市,但严格的户籍制度和高昂的生活成本阻碍着他们的城市梦。 

  如此落差之下,“迁徙复迁徙,工漂还工漂”的局面便难以避免。 

  “短工化的‘工漂’倾向对新生代农民工和用人单位都有不利影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农民工自身一起努力。”上海农民工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人赵建德说。

  新华社(徐寿松  李柯勇  叶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深度报道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理财·财市解析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地产新闻
   第A31版:彩票看点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新民楼市
   第B12版:新民楼市
   第B14版: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
   第B16版:新民楼市
   第B17版:好吃周刊
   第B18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9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20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21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22版:生活之友
   第B23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4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别把“同学会”开成了“攀比会”
一种说法
三年“工漂”打了十份工
渭南城管年未过完上街撕春联
京消协评银行停办存折“霸道”
贫困生获捐500元被学校抽300元
新民晚报早间点击A13三年“工漂”打了十份工 2012-02-09 2 2012年02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