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反映:爱心捐款被克扣
2011年底,本报接到一名学生举报:“我是隆回县山界回族乡罗白九年义务制学校的一名初中学生。12月14号,我接受了香港苏阿姨的现场捐助,当时看到红包里有现金500元,别提心里有多高兴和感激。可等捐赠仪式一结束,班主任就把我们的红包收缴了。当时我心里很难过,眼泪差点流了出来。过后老师再将红包还给我时,里面就只有200元了,老师告诉我们另外300元上交中心学校了。”
“难道苏阿姨是在作秀糊弄我们吗?事后,我又问了山界学校那边的同学,他们和我一样,凡是受捐500元的都被收走了300元……”
另有读者举报说,捐款前山界中心学校曾召开会议,在会上,中心学校负责人说:接上级通知,这次捐款是捐款人现场捐款,由捐款人直接发给受助学生本人。因为在这次争取爱心助学款的过程中,花费了一定的开支,所以等捐款仪式结束后要把受捐学生的红包收上来。全乡共60人各受捐500元,每人抽300元出来,共18000元用于劳务费和各种开支。
校方回复:没有克扣是调剂
1月下旬,记者就此来到隆回县山界乡中心学校采访,学校负责人解释说,学校确实将部分学生的捐款收了上来,但并不是要将这些钱克扣下来作开支,此次募捐系县侨联牵的线,学校本身并未为此开销钱物。将捐款收回主要是调剂一下,帮助更多的人。
该负责人说,山界回族乡属省定少数民族贫困乡,全乡共有贫困学生1186人,其中特困学生582人。日前,苏女士来学校现场向51名特困学生每人派发500元,向150名贫困学生每人派发100元,合计捐助201人,共计40500元。因学校贫困学生人数众多,为使更多的学生得到救助,学校在征得县侨联有关领导同意后,将受助的贫困学生人数从201人扩大至354人,标准也相应调整,将特困生的500元调整为200元,调剂出的捐助款15300元发放给了另外153名贫困学生。
山界回族乡党委、政府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收到举报后,山界回族乡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立即进行了调查,认定情况确如校方所言。之所以造成误解,主要因为此次活动时间仓促,中心学校对师生的宣传解释工作做得不够细致。
背后问题:光有爱心还不够
事已至此,追究校方当初收回捐款的初衷已无意义。但此事之所以闹得沸沸扬扬,从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却令人深思:校方调剂捐款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但校方是否有权随意改变捐款人的意愿?如何确保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后的善款真正用到需要帮助的人身上?目前,随着民间爱心捐款越来越红火,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仅有道德、良知和爱心是远远不够的,民间爱心捐款呼唤规范管理。
湖南日报(欧金玉 史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