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我到南京大学参加作家班考试。那天早上6点40分,我乘公共汽车从县城出发,颠簸了6个多小时,汽车中途在一家路边饭店停下来吃饭,我买了一瓶矿泉水、两只面包当午饭,到南京时,太阳已西斜。
第一次到南京,我对南京的街道不很熟识。出了中央门汽车站,也不知道乘几路车才能到南大校园,只晓得南京大学就在鼓楼旁边不远。于是,我决定步行,就一边走,一边问路。
才走出大约一站路的光景,忽然从右边小巷里,走出一老一少两个人,老者50多岁,像个干部模样,少者30出头。他们来到我的面前,少者说:“老板,能不能帮我们点忙?”我一愣,马上站住了。那少者指着老者对我说:“我是河北某县(我没听清楚是哪个县)百货公司的采购员,这是我们经理,我们的货款连同身边的钱被人偷了,你能不能借点钱给我打个电话回去?”说着,那位“经理”的手就伸了过来,准备跟我握手。我没敢跟他握手,“经理”也不介意,他忙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张名片,对我说:“这是我的名片,你放心,我们跟家里联系上了,保证把钱还你。”我一听是与钱有关的事,他的名片我也没接,赶忙说:“哦,对不起!我不是什么老板,你也看出我是外地人,刚下汽车,我连自己住的地方都没找到,哪有钱借你呢?”我说的理由虽不充分,但脚步已不再停留,且头也不回,我是怕人生地不熟,被人骗。
就在我往前走出大约一站路的时候,又从小巷里出来俩人,大约30多岁,边走边向我打招呼:“哎,同志,等等……”我稍微放慢了脚步,只见其中一人掏出一张名片,向我介绍说:“我们是安徽省某县(他说的那县我也没记住)百货公司的采购员,我们的钱被盗了,你能不能借点钱给我们打个电话?”我一听,刚才遇到的是河北某百货公司的采购员,现在是安徽的,且都是借钱打电话,哪有这种巧事?我想,他们一定是骗子,看到我土头土脑的,一副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样,觉得我好骗,就忽悠我来了。我不敢跟他们口罗嗦,头也不回,只顾往前走。他们见我不理会,还扯着嗓门在后面喊:“哎!别、别走……”
我走了好远之后,才回过头来,看到他们没跟上来,我这才放下心来。后来,我想,他们肯定是骗子,哪有这种巧事,还都是采购员。再走一点路,我在许府路小学大门前停住,向报摊卖报纸的大妈问路,知道南大校园就在前面,我心情才放松下来。就在我左顾右盼,数点街道路牌的时候,又有两个年轻人要我帮忙,他们刚说出他们是河北某百货公司采购员时,没等他们说完,我就说:“你们别打电话了,你们的伙伴就在前面不远,我刚刚遇到。”他们听我一说,就“哈哈哈”地笑着,跑了。
现在想来,那年头,百货公司让人放心,采购员吃香,骗子的骗术也不高明,我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上当,反正我没有钱,也就多了个心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