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传统的日式旅馆,房间舒适,布置充满古典情调。而让人难忘的,是入住后的晚餐。
走进餐厅,桌上已摆好了一份份餐食,菜肴小巧精致,器皿古朴多样,让人有些目不暇接。桌上有一张菜单,名为《霜月怀石》,原来是著名的怀石料理啊!霜月即日语中的十一月,这四个字,立即将这桌料理带入了一种特别的意境中。
拿起菜单才知道,食前酒是柚子酒,小盅里是胡桃豆腐,点缀着一片绿色的山葵。豆腐和胡桃,一柔一刚,豆香和胡桃香在舌尖混合,十分特别。
红褐色的漆盘里的内容格外丰富:两小片鲭鱼寿司;两片“红叶”(胡萝卜雕成);一个橘黄色、柿子造型的小茶盅比手掌还小,里面是用菊花烹制的菌菇,一片入口,鲜美中尝得出菊花的清香;边上有个差不多大的褐色“小筐”,像极了竹编的,筐里放了十来粒双色果子,其中一种是白果,而“小筐”也可以吃,很脆,因为是它用干的昆布(一种海藻)编的。小筐上面摆着两支稻穗,和“柿子盅”相映成趣。让人惊讶是,主人说,这稻穗也可以吃。我咬一下穗粒,竟然是熟的,好像爆米花,当然,穗秆不能吃。
这一组前菜,从菜的选料、烹制,到色彩、造型、搭配,都充分体现了季节特点,秋风起兮,秋叶飘零,万物成熟,大地沉静……让人感受到“霜月”的浓浓秋意。
前菜吃完后,滑子汤、刺身、烧物(烤鱼)依次上桌。盛器同样都很有特色,盛刺身的是碧绿的花瓣碗,碗底铺着一层冰,上面是一张银色透明的树叶,再衬着一张绿叶,放着金枪鱼和鲷鱼,另有一个迷你小盅,装着海胆。刺身非常新鲜,细嚼之下有一丝微甜。
随后上来的是“强肴”,即特色菜,几片肉的纹理如同雪花般清晰。之前就知道山鹿属于熊本县,当地的马肉十分有名,但没想到也是刺身。战战兢兢地搛起一片马肉,蘸点加了姜末的日本酱油,放入口中,没有传说中的酸味,也没什么生腥气,而是嫩、滑、香,还有一定嚼劲,回味无穷。“进肴”(主菜)是烤肥牛。而之前的明炉“茸锅”也点燃了,里面有几种菌菇,有一种叫白舞茸,听上去就很美。最后的甜品是糖渍的梨和栗子,用明黄色的细瓷碗盛着,简直像一件工艺品,让人不忍下箸。
清流庄、霜月、怀石……蓦地,唐王维的几句诗涌上我的心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餐前,如同一幅静物画;食毕,则是一首山水诗。怀石料理被誉为日本饮食文化的极品,果然名不虚传。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