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搬迁有何不同
昨天下午,塘桥街道峨山路420弄,在这里住了26年的居民李新富,指挥搬场公司把旧家具搬上了卡车。至此,作为浦东第一个参照上海房屋征收细则协议置换的项目,420弄全体72户居民全部搬走。屈指一算,从开始签约到居民全部搬走,只有79天时间。
“72家房客”在不到3个月时间内全部动迁,有什么“秘密武器”?从1993年就参与浦东动拆迁工作的上海浦东新区城市建设动拆迁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居向明介绍,与过去动迁既“数砖头”也“数人头”不同的是,房屋征收只“数砖头”不“数人头”。作为不成套公房,420弄还享受套型保底政策——每一户加算15平方米面积,置换房屋价格补贴30%。此次动迁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启动项目的“发号令”——居民意愿征询必须100%同意;启动协议成功的“发号令”——居民意向签约必须100%,也就是说,哪怕只有一户打算做“钉子户”,以前做的一切都白费,谁都别想走了。
实现五个百分之百
“要走全走,要留全留。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到最后一户拿到了什么房子、拿了多少钱,公平、透明、没话说!”翟老伯和周阿姨在420弄已经住了20多年,“50多岁搬进来的,再搬新家都70多岁了!”他家11平方米的房子,没有厨房,没有厕所;搬到高行新家,却是一套120平方米的大房子!在新家的大门口,他开心地举起了一截象征“美好日子节节高”的甘蔗。
“从2011年1月开始,动拆迁已经废除了,房屋征收成为旧城改造的主要渠道。”居向明介绍,“房屋征收需要成立房屋征收事务所,可是,浦东新区还没有成立。”然而,一些老房子居民搬迁的意愿非常强烈,区政府从解决居民“急难愁”问题出发,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参照上海市刚出台的房屋征收有关细则,通过房屋旧改协议置换,实现了5个100%:征询同意率、方案征询同意率、房屋评估率、意向签约率、搬场率,“此次打响的‘第一炮’将为今后的房屋征收工作提供很好的实战案例。”
特约通讯员 张琪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