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个月工资8000元,算是上海平均工资的两倍,收入还过得去,但是,每天的午饭都吃得很心痛。
公司所在的大楼没有食堂,如果不带饭。一到饭点,我们都要自己出去觅食。
最简单的选择,是楼下和附近商场里的商务套餐,但也是最昂贵的选择。很多饭店都会在午市做商务套餐,打着高性价比的旗号,常使人丧失警惕,误以为这也是一顿实惠的午饭。其实真心不便宜。比如我们楼下有一家泰式餐厅,午市套餐的价格是38-48元,包含一杯红茶或柠檬茶,一份主食,一碟水果。主食虽然有很多品种,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一盆饭或面,加上与其说具有食用价值倒不如说更具有观赏价值的几片肉和两根菜。
推荐我去吃的同事特意强调,这家店的午市套餐十分便宜,一旦晚于11时30分,就铁定要等位了。无语,一顿饭三四十元,还叫便宜?可能,大概在以另一家日式料理店午市套餐均价80元为参照基数时,才能称得上是便宜吧。如果每天午餐选吃前者,即使以每月只吃20顿午饭计算,每月1/10的工资都上交给餐厅老板了。而如果选后者,就是上交1/5的收入了。所以,我没法把它作为日常生活常态,只能在朋友客户来访时,偶尔奢侈一把。
对我这样工资平平还要养家糊口的工薪阶层来说,带饭可能是最经济实惠的。不过媒体上说隔夜饭对健康无益,我已经很久不带饭了。
要想吃得低调点,旁边的国有饮食店是最好选择。虽然门面破旧,到底比较放心。菜饭、骨头汤、生煎馒头、面条、盖浇饭、小笼包,轮流着吃,一周五个工作日便打发掉了。可惜,这家店后来开不下去了,盘给了个体户,卖起桂林米粉、炸鸡排、木桶饭。价格虽不高,但卫生不能让人放心。别的不说,就看那木桶,便是一副久未清洗的隔夜面孔。我不得已才偶尔吃之。
现在,我的午饭很折腾。首先我很关心各种团购和优惠信息,把一切步行15分钟内的优惠券悉数掌握;同时还关注肯德基、必胜客这类外送餐厅的促销,最好是能订到十几二十几元的优惠餐点,就既实惠又卫生了。其次和同事轮流“坐庄”,每天更换着“临幸”不同饭店,算是把钱包出血和肠胃受苦的风险给平摊了吧。反正也没什么万全之策,只能自我安慰一下了。
最羡慕那些公司自带食堂的上班族了。某次我去一政府机关蹭到一顿中饭:荤菜均一价统统4元。我一狠心,点了一条河鲫鱼、一碟烤鸭、一份冬瓜炒肉丝,饭和汤都是免费,总共才敲了人家10元钱的竹杠,真让我顿生跳槽冲动啊。看来,下次猎头来找我,我首先得问问:“这家公司有食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