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校长是我姨父,他从农村一所中心小学校长的岗位上退休后,就一直赋闲在家。平常的日子,姨父话不多,也不怎么爱串门,就在家里做做饭,看看报纸,养养鸽子,种种花,生活过得平淡、简朴。
姨父家在乡村,一栋三层小楼,在农村也算是一道扎眼的风景。
他家东边是一条小路,路边紧临一条大河,40多米宽,常年水深不见底。河上有一座简易的桥,说是桥,其实也就是由九节楼板拼接而成,宽只有一米。这座桥是村里通往镇小学的必经之路。他说,胆小的人不敢从桥上走过,他见过有人从桥上爬过去的,一般成年人从桥上走也小心翼翼、胆战心惊。我从上面走过几回,两边没有栏杆,确实心慌。
初冬时节,天黑得早,下午,还没做什么事,太阳就披上七彩的外衣,在西边的天幕下亲吻地平线了。那天傍晚,鸽子在房顶上扑过来飞过去,不时“咕咕”地叫着,他像往常一样给它们喂食,然后,收拾好院子,就准备生火做晚饭。这时,他忽然听到东河里一声水响,仿佛有什么东西掉下水了,接着听到有人呼救。
糟了,有人落水了!他随手拿了一把长柄锄头,迅速来到河边。只见河两岸已站了几个人,河心里有一个小孩在挣扎,当时,天凉水深,谁也不敢下水。姨父顾不上脱衣服,从河坡上一下就滑到水边,跳进冰冷的水中。下得水来,才想起自己不会游泳,无法靠近小孩,他站在大半人深的水中,把锄头柄伸过去,不行,还是够不着小孩。他叫小孩不要慌,叫岸上的人到他家里找一根绳子来。终于有人把一根绳子抛了下来,他再把绳子甩给小孩,小孩抓住了绳子,他连拉带拽,把小孩救了上来。
闻讯赶来的小孩父母感激万分。他说,感谢的话就别说了,赶紧到家里帮孩子换衣服,再冲碗姜糖茶让孩子先暖暖身子。
第二天,小孩父母再次登门表示感谢,我的姨父感到很拘束,好像是他欠了别人的情。他问,小孩怎么样了?当他得知,小孩只受了些惊吓,现在已经平安无事了,他紧张的心才放了下来,说:“小孩明年要上初中了,不能掉课!”
随后,学校领导也来看望,他觉得很是不安。他握着校领导的手,激动地说,说冠冕堂皇的话,自己是个老师,为人师表,又是党员,以身作则;说实话,自己是本能、凭良心做了一件该做的事,有什么可说的呢?
我知道,良心是人性的优点,善良是人的本质。我说这件事,是因为它过去了许多年,早已失去了新闻的时效性,也没有记者去宣传报道他的见义勇为事迹,但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校长,奋不顾身,勇救落水儿童的一幕,一直定格在我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