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人士认为,各候选人对这些辩论焦点的立场反映了他们对全球化的不同态度。不论谁在选举中胜出,他的态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个国家的走向。
归咎全球化
作为目前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法国一直在国际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最近10多年来,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就拿法国来说,它在全球的竞争力明显下降,国内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生活水平下滑,而不安全感却在增加。
对此,法国不少人把西方国家国际地位的变化,特别是法国处境的变化归咎于全球化。
客观地讲,全球化给法国带来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全球化使法国一些跨国大企业从中获益;另一方面,全球化使得法国一些传统工业因在世界范围内失去竞争力而最终倒闭破产,大量中下层没有特殊技能的工人找不到工作,致使失业率居高不下。
立场现端倪
争取连任的现任总统萨科齐在致全国人民的信中,用很大篇幅介绍他对当今世界的思考,26次谈到全球化问题。他说,如果法国人不能适应全球化,最终只能成为世界竞争中的失败者。他提出,将改革法国失业者过度依靠补贴和35小时工作制等具有法国特色的高福利制度,希望藉此提高企业竞争力,建设强大法国。
另一位最主要的候选人——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也在竞选中表示将重振法国制造。他更多关注法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也体现了他对如何应对全球化现实的态度。
法国战略咨询专家菲利普·马尼埃认为,这次选战的争夺应当关注如何恢复法国的竞争力、社会流动性和机会均等,从而使法国能够真正从全球化中获益。到目前为止,萨科齐和奥朗德都还没有拿出任何像样的方案。
要务是改革
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将于22日举行。从目前民调结果看,萨科齐和奥朗德如果不出意外应能顺利进入第二轮角逐。但不管谁最终当选,法国未来领导人的首要任务都将是改革,以适应全球化。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称,多年来法国为其公民提供着瑞典式的社会服务模式、福利及保障,却没能创造出足够的财富。如果不进行改革,这种体制将不可能持久下去。
分析人士说,虽然萨科齐和奥朗德的竞选纲领并不一定能够使法国摆脱目前所处的困境,但毕竟他们的理念相对是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全球化。相比之下,法国的极端势力,特别是极右翼势力主张关闭边境、退出欧盟、取消欧元。在目前全球化程度已经进入每个人生活的今天,这无异于作茧自缚。
法国著名经济学家阿蒂斯曾表示,经济全球化让各国必须找准定位。欧美国家特别是法国具有传统的优势,在一些领域仍然有竞争力,关键是创新。如果传统发达国家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发挥自己的创新优势,而是用贸易保护主义作为问题的解决之道,那么它们将无法恢复原来的优势地位。
新华社记者 应强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