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阳春三月,历来是文人墨客遣字造句,恣意描绘那流光溢彩的春之声,传递着花间林海踏青访古的别样生色。而唐民皓先生初衷不改,依旧拿着他的照相机,无论在公差的旅途抑或在假日的走访中,一心捕捉着他自己心中的春之色。
近十年中,唐民皓将摄影艺术、电脑技术和他所积累的厚实的绘画素养融为一体,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在摄影领域中独辟蹊径,创作了一大批被誉为“后摄影”的佳作名品,频频获奖,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代表上海获得《大众摄影》杂志“影像十杰”称号,影响波及国内外。
唐民皓是一位在数码摄影领域不断尝试和创作的探索者。从《晨曲》到《密林深处》,从《海滩的清晨》到《暮色水乡》,无论在《山路上》还是在《春雨禅院》里,唐民皓在抓拍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数码后期制作的技术优势,赋予画面以他心灵深处的个性化色调。角度、神态、光线,无一不是心境观照的要素,构成一幅幅拨动观者心弦的佳作。由于作品需融进作者自身的人文功底和相当的艺术修养,形成了一般摄影作品不具有的视觉冲击效果,也是后摄影的一种特质,作者本身的技术、人文、艺术等修养的高低,决定着作品水准的上下。
在数码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唐民皓的后摄影创作实践再次阐释了数码技术带来的“魅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后摄影技术不断创造,也会给中国摄影界的未来增添一抹亮丽的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