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本版列表新闻
~~~——简评《“自我”中国》
~~~——简评《“自我”中国》
~~~——简评《“自我”中国》
~~~——简评《“自我”中国》
~~~——简评《“自我”中国》
~~~——简评《“自我”中国》
     
2012年04月1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崛起
——简评《“自我”中国》
陈增爵
  ◎陈增爵

  作为“复旦—哈佛当代人类学丛书”之一的《“自我”中国》,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这本新书是考察现代中国社会的社会科学专著。

  该书的副题为“现代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崛起”,作者是一些习惯以西方社会学术研究角度,考证社会变革轨迹的欧洲学者。所以,选择以个体的崛起这个视角,剖析现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对于这些欧洲学者来说,似乎是驾轻就熟的。

  《“自我”中国》企求用严谨的思维框架,考量现代中国社会的进程,这可视为西方理论与中国研究的一次多方位对话。

  或许是为了考证西方个体自主、自治、自由的理念,如何进入中国文化疆域,随即,又在与儒家传统哲学的交汇中,被中国知识分子逐渐读解,该书研究的时限,上溯至20世纪初年。梁启超关于个人自由的思考,以及严复对西方进化论、经济和社会学等名著的中文翻译,都被收入,作为引用资料。

  然而,《“自我”中国》作者聚焦最多的,却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状况,于是中国民众不断变化的生活经历,均被纳入研究的视野。

  例如:大都市的外来人员暂住证制度,有进城打工经历的农村青年工作、爱情和家庭观念之演变,农村“空巢家庭”中留守老人的晚年生活,出生农民家庭的民营企业家身份认同与遭际,“雷锋精神”与当下方兴未艾的中国志愿者活动之关联,等等。

  书中说:“在中国,个人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社会范畴的事实……这种发展不仅决定了私人领域、家庭结构和两性关系,也决定了组织方式和灵活的就业。”“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化背景下的公共领域,个体的角色变得更为复杂和重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17版:人才/教育 培训 留学 移民
   第B18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19版:人才/留学招聘
   第B20版:人才/留学招聘
《北京浮生记》:那点繁华,那点梦
永生的诱惑
现代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崛起
新书推荐
诗人激情,学人淀絮
问世间情为何物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读书B06现代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崛起 2012-04-15 2 2012年04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