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0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创诊断积极治疗肝硬化
徐列明
  ◆ 徐列明

  肝硬化的诊断,目前还是主要依靠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的肝穿刺病理检查。肝硬化患者一般有多年的慢性肝炎史(但有时因表现不明显而被忽视);临床有黄疸、白蛋白含量低等肝功能异常的表现;蜘蛛痣、肝掌、脾肿大、食管静脉曲张等门静脉高压的体征;肝脏病理检查显示纤维化程度达到4期(S4)。肝硬化如果出现腹水、呕血黑便、肝昏迷等并发症,临床诊断则较容易。但是早期肝硬化缺乏特异性的症状或没有症状,因而很难明确诊断。目前尚不能通过超声检查、CT和磁共振等常规影像学检查判别肝纤维化的程度,因而诊断早期肝硬化有难度。透明质酸(HA)等所谓纤维化血清学四项指标,对于判断纤维化是否在活动(纤维形成或纤维降解)有意义,但也不能反映肝脏实际的纤维化程度。

  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肝纤维化扫描仪,通过放在肝区皮肤上的探头振动,发出低频率低振幅(50Hz,2mm)弹性波,弹性波进入体内在组织中传播,与此同时,探头上的超声换能器进行连续的超声采集以跟踪弹性波的传播并测量其速度,并使用特定的运算法则将速率转变为硬度值,由此诊断肝纤维化的程度,可以部分代替肝穿刺诊断肝硬化。如果硬度值在5Kpa值以下,多为正常肝脏;乙肝患者15Kpa、丙肝患者17Kpa以上,一般认为已经肝硬化了;介于正常肝脏和硬化肝脏之间的数值,多提示为肝纤维化。

  肝硬化是由肝纤维化发展而来。肝硬化的基本治疗应当是抗肝纤维化(抑制形成、促进消散)。由于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发达国家倾几十年努力,尚未能找到抗肝纤维化有效的化学药和可用于临床的生物药,因此国外西医对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无药可用,对于失代偿期的中晚期肝硬化则偏重于治疗并发症。

  我国科研人员挖掘中医药宝库,近十多年来已经研制出多个抗肝纤维化中成药,经国家批准在临床广泛应用。随着临床广泛应用抗肝纤维化药物,带来了如何判断疗效的问题。较小规模的临床试验,可以采取治疗前后肝穿刺的方法,对比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变化来判断疗效。而在大规模临床应用的情况下,这种损伤性的定期检查无法推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肝纤维化扫描仪无创无痛,病人容易接受,适合重复检查以评估肝纤维化疗效。我们已经应用肝纤维化扫描仪评估了本院100多名门诊肝纤维化、肝硬化患者服用扶正化瘀胶囊1年后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发现肝脏硬度值下降的患者达到59.7%,接近我们去年底结束的一项临床试验的结果。那项试验中早期肝硬化患者接受了扶正化瘀片为期1年的治疗,治疗前后的肝穿刺检查显示,66.7%患者的肝脏纤维化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肝纤维化扫描仪检测的肝脏硬度值的变化率与肝穿刺病理的变化率相似,提示肝纤维化扫描仪可以代替肝穿刺检查用以评估抗肝纤维化的疗效。 

  (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硬化科教授;专家门诊:曙光医院西院每周二、五上午;曙光医院东院每周四上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基金专版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无创诊断积极治疗肝硬化
行走时下肢凉、麻、痛、胀
优化诊疗神经内分泌肿瘤
广告
新民晚报康健园B01无创诊断积极治疗肝硬化 2012-05-07 2 2012年05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