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家里收拾东西,在旮旯里搜出一本早已泛黄的小本子,翻看,居然是我多年前的中学作文本。
翻到其中一篇,估计是所有当过学生的人都写过的作文:我的理想。
细看本子上自己年少时稚嫩的字,端端正正地写着我的理想是长大后要么做像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家,或者是撒切尔夫人那样的政治家,可见那个年代这两位女性伟人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合上本子,不禁暗自莞尔,年少无知的我,那时候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现在回头想想,大约只有在少年时,才会有那样天真的想法吧?笼罩在那些伟大的女性身上的美丽光环,令人着迷。年少如我,哪里知道成功女性背后的艰辛?
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模式,让我们看到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是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为他默默奉献;而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却往往会有一个令她伤心的男人。如此一对比,女人想要成功攀顶,她的付出不知要比男人多了多少倍。而且,社会上多多少少还是对女性的成功怀有歧视的眼光,总以为女人的成功不知暗藏了多少说不清道不明的潜规则。女人要成功,必须足够强大到能够无视这一切。
女人说到底是感性动物。如果事业的成功是建立在缺少温情的家庭之上的,多数女人会选择放弃。如果自己的成功,只能换来背后令她伤心的男人,对于多数女性来说,这成功不要也罢。居里夫人也好,撒切尔夫人也罢,她们的身后都有一位强力支撑她们的先生作后盾。眼观中国,泱泱十几亿人口,这样的男人凤毛麟角,也证明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女性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脱颖而出,拍拍脑袋就能明白难度究竟有多大。
更多的时候,作为感性动物的女人,更希望拥有的是家庭的和谐和生活的幸福,为了这个,很有可能不得不放弃近在咫尺、也许唾手可得的升迁——因为聪明女人都明白,那个职位也许事关她的荣光,却无关她的幸福,甚至于有损她的幸福。我想她们一定都在心里再三问过自己:我究竟想要什么?问过了,想过了,选择了,也便心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