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的油菜花田埂边,围坐着来踏青的家人,一曲曲萨克斯管固有的悦耳韵律,流淌在菜田里,荡漾在天空里……仿佛是一场田间音乐会。是的,这是我们大家庭又一次聚会,不过,我改换了乐器,在野地里进行的是一场萨克斯管独奏音乐会。
朋友大多知道我能演奏弦乐和键盘乐器。13岁学弦乐,父亲是启蒙老师;16岁在中学学会拉手风琴,只是近30年来没“张扬”。如今五十好几的我又迷上了萨克斯管,说起来还有段故事呢。
上世纪90年代在德国慕尼黑街头第一次零距离聆听了萨克斯风,尽管不知艺人演奏何名之曲,但这既有木管特点又有铜管铮亮的乐器,荡漾出来那高亢或悠扬或略感忧郁的声音:嘹亮的高音穿透力是那么的强,平稳的中音形象声是那么的深邃而透明,入迷的我久久不忍离去。那次邂逅,让我对萨克斯管有了点滴了解。这神奇乐器是19世纪40年代在比利时问世,人们以发明人阿道夫·萨克斯之名把它命名为“萨克斯管”。据说,1841年萨克斯管在布鲁塞尔工业博览会上首次亮相时,乐手竟躲在幕后吹奏乐曲,原因是害怕对手“仿制”。同样,萨克斯和它的发明者生前并不幸运,当时,铜管乐器制造商联合反对萨克斯的发明创造。但如今,萨克斯以它的魅力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并成为时尚的又一标志。
当然,追求时髦或时尚是年轻人的事,我学萨克斯管只是一直感到弦乐与键盘乐,总难以进入萨克斯风那种神韵的境界。有人说,“知子莫如母”,我说“知父莫如女”。从小喜弹钢琴的爱女,去年从海外购来萨克斯管送我作生日礼物。
第一次打开盒子,也是第一次摸到了金灿灿铜管制成的萨克斯管,圆形的按键不规则地排列着,条状、方块状的按钮似乎很不情愿地听我摆布,特别是扁嘴形的吹管,发出的并不是天籁之音。我想,过去所学的乐器大多“自学成才”,这次要进“科班”并“深造”一番。然而,那以为我要“考级”的教官,以及学费学时包括学习的方法让我却步。看来我这一生难成“科班生”,于是我按“吹奏基础”一书来入门。在妻子一遍遍钢琴标准音的对照中,我很快地找出了乐器固有的韵律关系,记住了圆形按键之间的音阶关系与条状按键的变奏方法。一个月后,我吹出了一首完整的曲子——《珊瑚颂》。这首情愫绵长的曲子,年少时的我甘愿负重徒步一个半小时只为听一回唱片,也是我前年在北京潘家园市场终于觅到当年老唱片的那首曲子。
乐海无涯,学无止境。汗水、口水,甚至磨破嘴唇后的血水,每个双休日下午的一段时间里我会沉浸在那委婉、那悠悠、那起伏、那跌宕,如泣如诉的音韵之中。《谁不说俺家乡好》、《天路》《真得好想你》和《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还有那最经典的《回家》和《天堂之声》,让我仿佛置身于花海中的绿舟上,微风轻拂,彩蝶飞旋,悦环音绕,神怡情爽。
其实,我最高兴的是在一位朋友的生日寿宴上,伴随《祝你生日快乐》歌声与掌声中,萨克斯风突然飘至,让朋友惊喜。寿星说,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感受,也是这一辈子最开心的生日宴席。
学会了萨克斯,让自己“时尚”起来,能常和家人、朋友合奏,自娱自乐、自得其乐、自我陶醉开开音乐会,也为家人、朋友带来开心。这萨克斯风,成了我们提升生活幸福指数的又一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