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好皇帝屈指可数。窃以为,隋文帝杨坚可入前三名之列。
杨坚之父杨忠是北周王朝的开国元勋,官封隋国公。杨坚14岁入仕,杨忠死后,杨坚袭父爵。他“貌魁伟”,“美须髯”,“武艺绝伦”便引起朝臣褒贬。齐王宇文宪向北周武帝宇文邕进言,说杨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下人,请早除之。”内史王轶也说:“杨坚貌有反相。”宇文邕便让相士赵昭私下为杨坚看相,赵昭与杨坚友善,便说杨坚不过是将军之相。宇文邕这才放过了杨坚。
待宇文赟即位,这位天子对杨坚猜疑更大,他不止一次说要杀杨坚,但杨坚处之泰然,几次化险为夷,杨坚后来想了一个办法,说自己有出藩之意,宇文赟高兴地同意了。杨坚离开朝廷后,宇文赟越发沉湎女色淫乐,22岁就死了。他7岁的儿子周静帝即位,杨坚返回朝廷,后来周静帝下诏禅让。杨坚即位后,又废梁灭陈,终于一统天下,建立隋朝。
隋文帝杨坚的功绩在于:一是结束了200多年分裂的中国;二是确立了三省六部的中央机构(持续到清朝),改变了“民少官多”的用人制度,并废郡,将三级地方机构改为州、县二级制,淘汰大量冗官;三是九品以上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免,禁止地方官录用僚佐。并规定官员奖罚制度,为三年任期制;四是开创科举取士,让有能力的寒门子弟脱颖而出,科举制一直留存了1300多年;五是统一币制,废除古币与私人铸造钱币;六是颁布“人过五十,免役收庸”,“战亡之家,给复一年”等仁政措施。杨坚在位时还微服出访,纠正冤案,事必躬亲,识拔人才。其制定的《开皇律》以缓刑薄赋、与民休息为内容,并打击地方豪强,抑制贪官污吏来加强中央集权。
杨坚新政,使隋王朝呈现一派繁荣景象。隋“开皇之治”,也为后来盛唐的辉煌打下了基础。杨坚被列入“全世界100名出类拔萃的帝王”名录。他开创的科举取士制为后来的英美两国政要称赞,并借鉴。
更难得的是,杨坚本人节俭爱民。他幼时生长在寺庙中,素衣素食,他当上皇帝仍旧重素不重肉,不戴金玉饰品,教育儿子与大臣要节俭,说奢华难能久治长安。其妻独孤皇后原是鲜卑大贵族周朝大将军独孤信之女,其人聪颖机智,每次临朝,独孤皇后与杨坚同辇而进,至阁乃止。暗中监察朝政大小事宜,婉言进谏,协助隋文帝治国,时称“二圣”。独孤皇后治国不讲情面,其表弟崔长仁奸淫妇女,杨坚本想免其罪,独孤却将其处以死刑。独孤皇后庄言慎容,但生性妒忌,不容杨坚近女色,杨坚子女,皆由独孤所生,后宫佳丽,如同虚设。有一女子偶尔与杨坚有染,即被处死。宫内竟无花粉美饰。
杨坚本传位于长子杨勇,杨勇好学而性宽厚,但缺点是率意任性,不会矫饰,其生活奢侈,颇多美姬。独孤皇后本对美艳女子绝无好感,又见太子宫内美姬如云,就对杨勇陡生反感,劝杨坚传位于次子杨广。
杨坚次子晋王杨广性狡诈诡谲,好矫饰逢迎,他宫中美女亦无数,但为了取悦母后,他故意将他与姬妾所生骨肉掐死,造成他只有与原配夫人所生之子。一次杨广闻讯杨坚夫妇来晋王府,便将全府美姬隐藏,留下几个又老又丑的宫女,还让她们身穿粗布服饰,博得杨坚夫妇的好感。后又陷害杨勇,并假仁假义哭诉:“未能感化长兄,臣儿之罪”,最后导致杨勇被废。
杨坚病重时,杨广趁机调戏杨坚之妃,杨坚顿时醒悟:“独孤诚误我,枉废我儿。”急召杨勇。杨广闻讯,勾结杨坚最信任的大臣杨素暗中害死杨坚。
作为一个节俭勤政之君,纵能洞察一切,开创历史,但最后还是被其选定的接班人所害,此乃杨坚致命之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