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6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活着
梅子涵
  梅子涵

  十三岁那年,我独自回老家过年。轮船应该是晚上十点到芜湖,已经看得见码头的灯火,突然听见舱门外的甲板上一片混乱,一个女人放声大哭,说她怎么活啊,让我娘俩怎么活啊!我开了门走到甲板上,才知道有人跳江了。就是这个女人的丈夫。本来就是寒冷冬天,听见这样说,我身上和心里越加一阵寒冷。这时广播也响了,说有人跳江,我们的船要调头往下游开,救捞跳江的人。船上的大灯也都亮了,探照着漆黑江面,黄颜色的江水在漆黑夜晚的灯光下,怪异可怕,我盯住了寻找,看看会不会有脑袋冒出来。

  船打着很亮的灯认真地往下游行驶了一程,然后又调头朝芜湖开去。

  跳江的男人是因为买不起船票,被查到了要罚票,就去死了。他们也是要在芜湖下船的,回家过年。那是1963年。

  我穿着绒领的棉大衣,背着带给姑姑和伯伯叔叔的上海糖果和糕点下了船,大姑父和叔叔在码头接我,我没有顾上注意那个女人和抱在怀里的孩子是不是也下了船。那个男人正在流往下游的黑暗江水里,我寒冷地想,他是不是已经快到马鞍山了?马鞍山在芜湖的下游。

  这是我第一次独自远行途中的寒冷记忆。

  在老家过年的那些天,满山遍野的大雪几乎成为我白天记忆的唯一图画。到了夜晚,才变换成另一幅图画和暖和,我们一大群的小孩都坐在小姑妈的灶间听小姑父讲 《三国演义》。我有三个姑妈,她们的名字都叫蓁蓁,大蓁蓁,二蓁蓁,三蓁蓁,只有三蓁蓁小姑妈住得和奶奶、大伯相隔几步远,她是奶奶最舍不得的女儿。我吃了晚饭就去小姑妈家了。

  小姑父像一个演员,总是到了时间才出场。他披着棉袄,戴着一顶很乡下的绒帽,可是脸上和语气里都是很有文化的。他出身地主,当着小学语文老师,他告诉我,我爸爸和他是小学同学,爸爸后来去上大学,而他一直留在山里。

  小姑父坐在灶膛口的小凳上,我坐得离他最近。灶膛里有火,锅里烧着水,姑父不时地往里面添一把稻草、豆秸,灶屋里很温暖。

  姑父讲的是徽州普通话。他是从第一回开始讲起。我没有读过《三国演义》,但是知道里面的很多人物,迷恋里面的打来打去,长枪大刀,也不知是受什么影响,按什么标准,天然就是帮刘备,佩服诸葛亮,认为关公天下无敌,张飞胆量最大,但是最喜欢当的却又是赵子龙,在家里,有一段时间,我总拿着一根竹竿,大声喊:“常山赵子龙到!”一惊一乍,把我妈妈和外祖母吓一大跳。后来放电影 《战上海》,我又是一惊一乍:“汤司令到!”妈妈生气地问我:“是不是想吃一个耳光?”

  现在这些英雄,好人坏人,长枪大刀,智谋诡计,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全从姑父的嘴里出来,我是眼巴巴地崇拜和满足!

  姑父讲得真好啊!不仅仅在我十三岁那年冬天是最好的,也是那之前和之后最好的。我到现在一次也没有进过书场,姑父冬天灶屋里的书场是我一生都会想念的书场。

  每晚听完故事,我便回到奶奶的房里,在她的脚跟边躺下,我和奶奶睡在一起,她不习惯在上海生活,宁可住在黄山的老家。奶奶被窝里的温暖是我另外的故事。

  我没有听完小姑父的 《三国演义》就回上海了,要开学了。我走的时候,大雪没有消融,仍旧满山遍野。

  很多年以后,我回老家,往奶奶的老屋走去的时候,在镜湖的边上,有人指着对面的山头说:“你小姑父的坟就在那里!”

  我不知道他已经去世。那时,也因为爸爸处在政治的艰难里,我们和老家都不太通信。

  “文革”的时候,小姑父跳在这并不很深的镜湖里死去,留下三个可爱的女儿,都是我的表妹,其中一个叫亮亮,还有一个叫丁丁。

  我搞不懂他为什么要跳下去。会讲 《三国》的人是可以不跳的。关公、张飞、赵子龙都去哪儿了?

  那个船上的男人也是,抓到罚票又怎么样呢?难道会把你扔进江里,汹涌淹死?

  我问小姑妈:“姑父为什么要跳下去?”

  小姑妈幽幽地说:“他吃不了那个苦哎!”

  我没有问究竟是怎样的苦。我也知道,有些苦是说不出来的,没能力说透彻。

  小姑父死了,于是小姑妈开始受苦。那个船上大声哭的女人开始受苦。我的三个表妹开始受苦。还有船上女人怀里的那个孩子,现在应该快五十几岁了,小姑父如果活着,现在也应该有八十几岁。

  我在小姑父的墓前坐了很久。山下是镜湖。镜湖的旁边有一个很大的石头笔筒,里面插着石笔,镜湖像个大砚台,小姑父跳在砚台里。

  我写下这两个故事,只是因为记忆里有,很深,而且都搁在我的十三岁里。我写的时候也在听汪峰的《存在》,他唱得很好。我们都是存在,所以要努力活着。都别轻易被剥夺,更不让自己剥夺自己。男人啊,那个夜晚你如果敲敲我的舱门有多好,里面有个十三岁的孩子,他钱不多,但是他一定会掏给你!别的人也会掏。姑父啊,你跳湖的时候,一点儿也没记起我听你讲故事时的神情吗?可是我怎么那么深切地记得你?如果你记得,而且知道,你是我十三岁时的真英雄,会讲英雄故事的人是孩子心里的英雄,那么你兴许就不会跳,不会死,大战三百回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体育新闻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职场方圆
   第A32版:地产新闻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35版:新民环球/人物·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家装之窗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地产新闻
   第B15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6版:新智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19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0版:E生活/家电生活
活着
西塘初柳颜色新
童真
放飞希望和梦想
格律诗
独活
记忆深处的“红鼻子”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活着 2012-06-01 2 2012年06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