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在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总人数已经超过7000万。60岁-69岁老年女性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达50%-70%,70岁以上老年女性的发生率几乎是100%。
调查显示,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人们了解最多的是补充钙剂,占22.67%,其次是多晒太阳和改变饮食习惯。然而,人到老年,骨密度滑坡跟人的内分泌系统改变有关,并不是单纯的“缺钙”。在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中,钙剂和维生素D是基础用药,补充的钙质能够为骨的形成提供原料,但骨质疏松发生后光靠“开源”是不够的,还要“节流”,因此通常还需要加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来抑制骨骼的破坏和吸收。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市六人民医院曾炳芳教授指出,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2008年就发布过“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呼吁骨科医生一定要认识到,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有别于一般的创伤性骨折,既要重视骨折本身的治疗,也要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近年来临床上开始应用一种采取静脉滴注给药方式的药品来治疗骨质疏松,一年只需给药一次,既降低骨折风险,又避免口服药物对胃肠道可能产生的刺激。 乔闳 本版图片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