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甚者,有的营销公司营销的是社会事件,那就更具争议。有网站毫不避讳地宣称,曾经策划过很多网络事件,为企业和产品提高了知名度和美誉度,并称具有新闻价值、社会影响和名人效应的人物或事件,总能吸引传统媒体和社会团体的关注。这不免让人联想起最近几起轰动一时的网络事件,最后都被证明为微博炒作。如果事件本身为真,还可勉强接受,假如完全是凭空捏造,那就纯属欺诈了。
在微博中“畅游”之时,注意积累实战经验,增强甄别能力,不仅有助于个人对错误和虚假信息的回避,更能促使微博经济良性发展,也为微博更好地服务大众扫清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