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一语,泛指投机取巧之行为,没想到如今这股歪风已刮到网络世界。前不久,有关微博“碰瓷”的就有不少,比如因家庭矛盾夫妻一方将孩子带走,另一方却通过微博发布消息谎称“孩子被拐”的事件已发生多起。
发布者为何要传播这些不实信息?关键在于通过微博发布消息抢得“舆论先机”,但把家庭问题包装成社会问题进行传播,别是“孩子被拐”这类消息一时难辨真假,许多人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和助人为乐的心态转发,导致传播速度特别快,最后造成的影响也相当恶劣。曾经有人发布一条“疑似拐带儿童”的求助帖,结果短短一个多小时该帖就被转发了6万余次。实际情况却是这个网友因琐事与妻子发生矛盾,妻子一怒之下带女儿离家。
尽管将家庭矛盾称为孩子被拐并非报假案,但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对公共资源造成浪费,也是对众多热心人感情上的伤害。待到真相公布之后,社会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指责发布信息者,毕竟类似“碰瓷”会导致公众没办法相信真正需要资源帮助的人。对于微博“碰瓷”,不能仅停留在道德层面的谴责上,必须有治理之策。“碰瓷”发帖者利用公众同情心,扰乱了公共秩序,应给予一定处罚以儆效尤。从某种程度上说,类似行为也属于故意发布虚假消息,还引起社会恐慌,当然要有所处理。
至于那些确实需要通过网络发布求助信息者,也要恪守一些规矩谨防乱套。发布内容应当反映真实情况,切勿捏造、夸大、隐瞒事实真相。毕竟,只有每个人善待公共资源,社会才能良性地运转,才能给予真正需要的人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