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女士反映的地方位于长宁区长宁路1488弄和1600弄内,部分住房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不过,一区倒有“两制”,这两个弄内有部分住房属于直管公房,有4幢15个室号当时属于联建工程。因此,在周女士的印象中,很久以来,这个地方是没有物业公司管理的。
“到了夏天,用水高峰的时段,常常会碰到打开龙头没有水或者‘眼泪水’。”周女士住在4楼,一家三口经常为此苦恼。
接到市民热线投诉后,有关方面紧急到场。记者也在上午9时15分许赶到现场。上海长宁房屋维修应急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般这种类型的住房,1—3楼是管道供水,4—6楼是屋顶水箱供水。反映问题的市民一般都住在4楼以上。“经常断水的问题可能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管道年代久远老化,上水速度跟不上高峰时的用水速度;另一方面这边的管道有点特殊,1—6楼的总管是一根,居民用水高峰时,可能出现管道水先至1—3楼,而上不到屋顶水箱的情况。”
这位负责人承诺,将尽快更新进入屋顶水箱的自来水管道,保证居民的夏日用水。该地区所属的周家桥街道沈家郎居委会负责人表示,街道对相关问题非常重视,已经列入综合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并引入物业托管模式,相关部门和单位充分协调,一定解决好这个历史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