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根据统一的时钟来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在我们的身体内部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并不会看着时钟来完成各种生理活动,然而它们却能有条不紊地安排着我们的饮食、睡眠、排泄等日常活动。科学家很早就发现,在我们体内有若干个无形的时钟,这个时钟叫“生物钟”,也叫生物节律、生物韵律。科学研究表明,我们应该尽量按照自己的生物钟来进行生活。如果经常性地违背生物钟,会导致生物钟紊乱,从而引发疾病、加速衰老甚至导致死亡。
每个人以及一个人体内的每种细胞的“生物钟”都是有差异的,我们得承认这种差异,并适应这种差异,才能更健康,生活得更好。然而,现代医学却在大多数时候忽视了这种差异。我们去医院看病,就像是进入了工厂流水线上的零件,医生们会根据经验和教科书上的案例,给我们开出药方,而不是真正按照我们的病来进行治疗。结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同样的病情,开出同样的药物,有的人好得快,有的人好得慢,有的甚至不能被治愈。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医生们没有从个体差异的角度进行治病。因此,近年来医疗领域十分重视对个性化医疗的研究,并逐步推行个性化医疗。
在个性化医疗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对体内细胞生物钟的研究,根据细胞的活动规律来进行包括用药在内的治疗。人体如同一个架构复杂的机器,如何知晓各个部分的具体运行情况,的确是让人头痛的一件事情。为了根据生物钟进行治疗,医生们不需要知道全部细胞的生物节律,只需要知道血液细胞在一天24小时内的代谢情况。目前,医院还是采用比较麻烦的方法,即每隔一小段时间抽取一次患者的血液进行分析,时间间隔从10分钟到2小时不等。
日本理研发育生物学中心的研究人员上田弘树等人发现,这个过程可以简化。他们测量了几位健康人在1.5天里的血液中若干种代谢物的情况,并且根据这些代谢物的生理节律振荡生成了一个标准型血液代谢物生物钟。然后,研究人员只需要间隔12小时提取的两份血样,而不像当前的方法那样需要劳动力密集地持续采样。根据每天两份血样测定的数据,再结合标准型血液代谢物生物钟,就可让研究人员能够准确地计算患者的代谢物生成时间。这项研究表明,以前十分繁琐的血样生物钟疗法,很快就可能作为一种简便的诊断工具而用于临床治疗中。
每种药物对体内血液环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药物在某个酸碱度时疗效最好,有的药物在某个血糖浓度时效果最好。如果精确测定患者血液生物钟的方法能得以推广,医生就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手术或其他物理或化学治疗,也可以给患者指出一个精确的吃药时间。另外,对于饮食不规律或希望减肥的人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血液生物钟来安排最合理的进餐时间,避免先前摄入的食物在体内还剩不少的时候又摄入新的食物。
阿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