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水土不服
《顶级厨师》原版《MaterChef》起源于英国,20多年间风靡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与风靡荧屏的《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等相比,同样从国外引进版权,《顶级厨师》遭遇的困难却是前所未有的。总导演陈晔坦言,此前26个国家和地区的版本都以西餐为主,《顶级厨师》马上发现中国美食和西餐宝典“水土不服”,必须自行摸索,“赛制是按照西方美食特点设置的,中国的饮食文化则完全不同。中餐处理食材的技巧、对食物的态度,都无法在原有模式中得到体现。”由此,《顶级厨师》开始了节目的本土化尝试。
引入中国元素
应该说,驰名全球的中华饮食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前一阵,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红火就说明了这一点。上周,央视厨艺真人秀《中国味道》的开播也证明了这一类节目前景看好。《顶级厨师》从“水土不服”到越播越好,说明其本土化尝试已初见成效,如中国八大菜系已有五大菜系登场,敦煌沙漠中端出了地道的西北菜,决赛中四强选手做出了扬州名菜“将军过桥”……这些传统的中国元素,使观众倍感亲切。
为了让节目更接地气,《顶级厨师》还推出“品味中国美食巡游”,让选手们在上海、南京、杭州、武汉、成都等地制作菜品让普通观众品尝。难怪有专家说,如果节目更重草根性,更重百姓家庭厨房,更重挖掘中华饮食文化的深刻内涵,会赢得更多观众。
重在改造升级
据悉,全国排名前十位的卫视中超过半数都购买了海外节目版权。可见,借鉴国外成熟节目模式确实是一条提高制作水准的捷径。但版权引进不是高收视率的法宝,更不意味着“翻版”一定会取得成功。《顶级厨师》经验显示,如何让国外模式本土化,是一门值得探讨的学问。据悉,《顶级厨师》版权方看到中国版进行本土化升级改造,直夸中国人“聪明”。
首席记者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