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号”一词有三个义项。一为公平公开的编号登记,自古有之,而今用得最普遍的是到医院看病,人人都得“挂号”,挂号成了就医的代名词。有了互联网,“挂号网”应运而生,通过网络预约就诊,对粥少僧多的专家门诊,特别有效和方便。二是悬挂以号令示众,这在古代汉语中仍旧保留。三是寄送邮件的一种方式,此为第一义项的引伸,专有名词为“挂号信”。近读清人李遐龄的《忧盗》诗,其小注曰:“滨海村落,以财物输盗,免焚劫,名曰打单,又曰挂号”。可见,在清代社会治安欠佳的地方,老百姓要用财物孝敬黑社会势力,事先“挂号”,免得灾祸临头。此举看似“自愿”,实属“无奈”!
